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
写教案时,需要注重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和记录,以便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如何写出优秀的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
2、 通过教育,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二、课前准备
诗歌、先烈事迹、跟清明有关的图片音乐、孟良崮及烈士陵园的介绍。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你知道清明节扫墓的来历吗?说到清明节扫墓,我们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们。
(二)、了解清明节
1、 引入 欣赏《清明上河图》
2、 知识竞赛:清明节简介,清明节由来,清明节习俗,清明节食品,清明节纪念方式及国外清明节。
让学生知道清明节的日期;清明节的别名;随着网络发展,清明节有了不同的纪念方式;我们家乡清明节的食品和习俗。
3、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三)祭扫烈士墓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一般活动程序是:全体肃立在纪念碑前演讲;全体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奏乐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参观事迹展,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
注意的礼仪事项: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到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首先穿着整洁,要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在烈士陵园中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注意卫生不能在陵园内乱吃零食,乱丢垃圾;不能在陵园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
(四)讲一讲你知道哪些先烈的事迹
让学生主动发言,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先烈的事迹及自己的感想,收获。
四、教师总结: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好好珍惜现在的一切,就是对逝去的先烈的最大的慰藉!最后随着歌曲《清明的月》,结束这次主题教育活动。
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
欣赏古诗朗诵。(播放课件)教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刚才电脑里的.老师已经把《清明》这首古诗诵读了一遍,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诗背景)幼儿跟着教师诵读。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
(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第三句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
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四)朗诵古诗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教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
教师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师:"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字宝宝读什么呀?
(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活动延伸:
1、学习歌曲《清明》。
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篇3
一、指导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时,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制作清明果,了解清明的习俗;通过亲子游戏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好时节,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从而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二、活动主题:
制作青果,感受春天。
三、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感受清明节的氛围。
2.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四、组织成员名单
1.策划组组长:
会长成员:
组织委员、宣传部长
会务组组长:
财务部长成员:
吴老师、小班段各班阿姨职责:
做好各类物资的准备和管理工作;对制作清明果、运动会现场进行布置。
3.游戏组组长:金爱娜成员:吴老师、刘老师、金老师、邵老师职责:
按规程要求接受运动员报名;组织好游戏项目。
4.农具展览组组长:朱老师成员:小班段各班老师
5.宣传组组长:宣传部长成员:
小班段家委会委员4个负责摄影。
6.安全组组长:
安全部长组员:
小班段各班园级家长委员
五、亲子活动时间、地点:
拟定于4月2日上午8:40在幼儿园大操场进行
六、活动流程:
1.制作前各自去班里洗手。
2.制作清明果要求:美观、有创意。
3.制作清明果30分钟。
4.休息10分钟10:00-10:40亲子游戏项目
春耕规则: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接力赛,每班以家庭为单位分为两组,一组在起点,一组在终点。家长和幼儿分别当大牛、小牛,各自手持跳跳袋、羊角球,一对大牛、小牛从起点一起跳至终点处,将游戏道具传给第二个家庭,来回依次进行,哪个班先跳完哪个班为胜。
运粮食规则:
以班级为单位,两个家庭为一组,1号、2号家长运用箩筐把1号的孩子运到对面,然后把对面2号家庭的孩子运回来;再将箩筐传给3号、4号的家庭,然后3号4号的家长又把3号的孩子运到对面,把对面4号家庭的孩子运回来,依次进行,先完成的班级为胜。10:50-11:30品尝青明馃、家长吃青明馃比赛。
1.每班选出4名家长进行吃清明果比赛。
2.每轮4人,共4轮。
3.规则:每人吃5个,最先吃完的为胜。11:30结束活动,下午请各位家长自行带孩子到烈士陵园扫墓。
八、注意事项:
1.每人自带制作青明馃的材料
2.由于活动需要,能在农村借到手推车、蓑衣、耙等农具的家长请下周一交给班级老师。
3.为了方便活动,请孩子和家长当天穿运动鞋,家长负责孩子的安全。
4.一如既往,做好文明榜样,保持场内清洁,做到文明观众,遵守良游戏秩序。
小百科: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定型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
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篇4
设计意图
在一年当中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日子,大家都会为祖先们扫墓。
2、知道清明节的由来。
3、扫墓时应该注意安全事项。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展示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讲讲。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看到了甚么?
小结: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大家在扫墓。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
教师讲解小结
3、演示画面三,扫墓是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4、从文字上看,清明多是甚么意思?
5、今天老师预备了很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6、小结:清明不但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顺的天气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先人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二)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但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烈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节时发生的安全隐患事件
3、发问:有甚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三)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反思
应该注意让孩子们听懂,能够很快理解接受,而且要注意孩子的注意力的吸引,让孩子想参与主动交谈会正确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引导孩子完成相应的活动目标。
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篇5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主题:折柳共度清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4月4日。
2.让幼儿知道并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
3.乐意参加清明节的活动例如:蹴鞠、荡秋千等。
活动准备:泡沫纸、卡纸、双面胶、图钉,《清明》音频及MV
活动过程:
一、小班师幼集体活动:
1、.给幼儿讲解有关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糯米嵌藕、青团、白面馒头、鸡蛋、螺蛳等等。
2、制作柳枝并展示在主题墙上
(1)展示成品激发幼儿兴趣
(2)讲述制作步骤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共同将做好的柳枝装饰主题墙
3、欣赏有关“清明”的古诗《清明》
4、蹴鞠(踢纸球)
5、总结:
清明节是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之间,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在清明节我们有很多好玩的。比如:斗鸡、插柳、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还有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糯米嵌藕、青团、白面馒头、鸡蛋等等。清明节还是我们重要的祭祀的日子,我们要为故人上坟扫墓哦。
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清明上河图复制品、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篇7
一、活动地点:二年级教室
二、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把爱国这句口号落实到行动中来。
三、活动过程:
(一)队仪式:(中队长)
1、全体起立,立正。
2、各小队清点人数。
3、唱队歌。
4、全体坐下,请主持人上场。
(二)宣布队会开始
主持男: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
主持女: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
主持男: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主持女:我们的祖国人杰地灵。
主持合:我们爱您,我亲爱的祖国!二八班“爱祖国立大志”
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四、主题内容:
(一)知识竞赛
(投影演示祖国版图)
主持男:大家请看,这傲立在世界东方的雄鸡就是我们的__的版图。
主持女:小朋友们,你们了解自己的祖国吗?下面就要考考大家了。
(二)介绍祖国名胜
主持男:看来,这些知识都难不倒我们同学。
主持女:那就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我们美丽的祖国吧。
(部分同学准备祖国风景名胜的图片和介绍)
(三)诗朗诵
主持男: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更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下面我们一起去领略领略祖国的风光吧!(欣赏风景片)
主持女:多么美丽的祖国啊!
主持男:我们为身为__人而感到自豪。请听孔__等同学带来的诗朗诵《我爱你,_》。
主持女: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新__可真是来之不易呀!
主持男:请欣赏王颖带来的故事《小叛徒》。
(四)畅谈祖国的高科技发展
主持女:历史的烽烟已经散去!
主持男:现在,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
主持男:未来的祖国会更加富强!
主持男:我们——21世纪的主人,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主持女:我们要从小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主持男: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主持女:下面请各小组把搜集到的科技资料汇报一下。
(五)谈理想,报祖国
主持男: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科技一天天高速发展。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才报效我们的祖国,建设我们的祖国。
主持女:我们还小,这是不是与我们没有关系呢?(齐说:不是!)
主持男:我们应该从小立下大志,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我们的祖国。
主持女:听听同学们的理想吧。
(生谈理想)
主持女: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主持男:掌声有请__阳带来的小品《20年后的我》。
(六)歌舞《娃哈哈》
主持男:现在,祖国正蓬勃发展。
主持女:我们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主持男:在祖国的怀抱中,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主持女:请欣赏歌舞表演《娃哈哈》。
主持男:是啊!我们的生活多愉快呀!
主持女:那就让我们摇起快乐的小船吧!
主持男:请欣赏英语歌曲《rowrowrowyourboat》
主持男:我们赞美祖国悠久的历史。
主持女:我们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主持男:我们感谢祖国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主持女:我们更要立下大志,长大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最后让我们齐唱《种太阳》。
(生齐唱)
主持男女:二年一班班“爱祖国立大志”主题中队会到此结束。
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篇8
同学们,有一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诗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洒下一壶热酒,聊表思念之情,也会在烈士墓前,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对先烈的感激之情。
我国为清明节特别设定了假期,表示对节日的重视,不久前,清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举行队会,是因为本周我们已迎来今年的清明节,让大家更了解它,在节日里过的更有意义。
一、清明节知识
A:老搭档,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最近你都吃些什么呀?
B:这还用问吗,当然是青团子了。
A:无缘无故,吃青团子做什么?
B:你不知道了吧,吃青团子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呀。
A:原来如此,可是,为什么要吃青团子呢?
B:这……..我也不知道。
A:哎,这可怎么办呀?
C:你俩别着急,就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青团子的来历》清明团子是传统食品之一。据《琐碎录》记载:蜀人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明团子。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祖之品,皆可冷食。至于为什么要染成青色的?据说是跟祭大禹有关,因为清明节时正是冬小麦返青的时候,把糯米粉染成青色,以示不忘大禹治水之恩。现在杭州有清明团子,大多用糯米粉和青蒿草混合糅成的。
A:连这个都知道,真让人佩服。
B:其实,咱们班里有很多小研究员呢,他们搜集了清明节习俗的资料,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清明习俗四则》找四个同学来讲
1、清明节要荡秋千。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粗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清明要踢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清明一定要去踏青。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清明也要放风筝哦。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A:原来,清明节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活动呀!
二、清明节的诗歌
B:其实,古人也经常用写诗的方式来纪念清明节的。活动前A说的那首就是其中之一。大家一起读读吧
A:下面我们再来听几首。
《请明古诗诵》
甲学生:《清明日》唐温庭筠清娥画扇中,青树玉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他写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常年禁闭在后宫的宫女们,在清明节也得到了放松,在大自然的&39;美丽景色中穿梭似的玩耍,一会儿碰下了花上的露珠,一会儿在柔弱的柳枝中穿行,真的是人在画图中一样。
乙学生:《苏堤清明即事》南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写出了当时作为南宋都城杭州的清明游乐之景:倾城而出寻春游乐,笙歌处处,杨柳依依,莺啼声脆,梨花风起。这是何等美好的清明景致啊。至今杭州仍有“柳浪闻莺”一景,就是从这首诗中化出。丙学生:《苏堤清明即事》南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写出了当时作为南宋都城杭州的清明游乐之景:倾城而出寻春游乐,笙歌处处,杨柳依依,莺啼声脆,梨花风起。这是何等美好的清明景致啊。至今杭州仍有“柳浪闻莺”一景,就是从这首诗中化出。
三、清明节知识大考场
B: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应该了解了很多清明节的文化,下面我们就要考考大家。
A:一起进入我们的知识抢答环节吧,答对小组加星,答错要表演节目哦。B:请问清明节古时又称什么节?(三月节)
A:请问清明节开始于什么朝代?(周朝)
B:请问清明节在现代来说又称什么节?(踏青节)
A:每年几月几日到几月几日是清明节?(4月4日至4月6日)
B:请问清明节什么时候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__年)四、清明节故事
A:说到清明节,我还会联想到一个人,他就是介之推。
B:让我们听听他的故事吧。
《寒食节来历》由4个学生各讲一段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起出奔的臣子,大多离开了他,只剩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就有介之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之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了赫赫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之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之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让人去请介之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去了好几趟,介之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晋文公来到介之推家,只见大门紧闭。原来介之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山里。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要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之推便会自己走出来。晋文公便下令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之推出来。上山一看,介之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之推的尸体哭拜一阵,发现介之推脊梁堵着一个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衣服碎布,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篇9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体验怀念先祖、怀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活动重点:
简单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活动难点:
体验感受清明的气氛,懂得怀念先祖与革命烈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古诗导入:《清明》
师:这首古诗里藏着一个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二、基本部分。
1、幼儿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并能够简单讲述。师:为什么会有清明节这个节日呢?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到了,都有哪些习俗呢?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播放清明节由来的视频,幼儿观看。
2、交流:
师:清明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有清明节呢?在清明节这天我们都要做些什么?(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图片。)
3、引导幼儿初步体验怀念先祖,怀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1)出示扫墓图片。
师:瞧!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去扫墓呢?
小结:每年清明前后,为了表达对已经去世的亲人的怀念,我们都会去他的墓前祭拜,表达哀思。
(2)出示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图片。
三、结束部分
教师播放关于"革命烈士"的事迹,请幼儿观看,引导幼儿了解"烈士":董存瑞、黄继光、消防英雄等。
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篇10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PPT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1)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一:传统节日—清明节
活动前言: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活动准备: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清明节主题活动教案模板篇11
活动一:寒食
活动目的:
1、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活动过程:
1、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2、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3、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4、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活动二:扫墓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①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②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活动三:踏青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
2、学会古诗《苏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
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
活动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等。
活动过程:
借助幼灯,进行下列活动:
1、回忆春游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2、给幼儿介绍今昔踏青、春游故事。
(1)杜甫踏青,吟诗“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2)李白春游,吟诗《春夜宴桃李园序》。
(3)现代博兴县一带吃巧巧饭。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凑了挂面、鸡蛋,带上炊具来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烧火煮面条。做好后,再往锅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饭时,谁若吃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这就是吃“巧巧饭”。吃完“巧巧饭”,就去看柏树开花,谁看了柏树开花,谁就会交上好运气。待旭日东升,她们就到麦田里“踏青”,据说:“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
3、学习古诗《苏堤清明即事》。
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描写春天春游景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给幼儿讲解古诗的意思,启发幼儿想象古人春游时的热闹景象。
4、仿编儿歌:“春天来”。指导幼儿用简炼的语句总结描绘春天的景色,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哗哗笑,小鱼小虾戏耍闹。
活动四:插柳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教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活动五:荡秋千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2、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活动六:放风筝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种类及结构。
2、培养幼儿放风筝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活动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类型的风筝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猜谜语:风筝。引出活动主题。
2、教师启发提问:
①小朋友放过风筝没有?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②除了自己的风筝外,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老鹰、燕子、蜻蜒、金鱼、五星等)
3、出示各类风筝让幼儿欣赏。如鸟形风筝:仙鹤;虫形风筝:蝴蝶;水族风筝:金鱼;人物风筝:孙悟空;器物风筝:宫灯;变形几何图形风筝:五角星等。
①教师边出示各类风筝边让幼儿观察它们的色彩、结构,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②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制作材料(纸、竹等)和制作方法(扎、糊、绘画),并自制一个风筝。
4、游戏“放风筝”,让幼儿体验放风筝的乐趣,锻炼跑的能力。
玩法:
幼儿成四路纵队在场地上站好,在50米跑道上进行放风筝接力赛。教师发出信号后,四队排头手拉风筝线往前跑,跑回时将风筝线交到第二个幼儿手中,第二个幼儿拿准风筝线后接着跑,如此接力,直到每队的幼儿都参与一遍,以先跑完的一队为胜。游戏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