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模板通用
编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里给大家分享高中教案模板通用,方便大家写高中教案模板通用时参考。
高中教案模板通用篇1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q^(n-1)
若通项公式变形为an=a1/q-q^n(n∈N-),当q>0时,则可把an看作自变量n的函数,点(n,an)是曲线y=a1/q-q^x上的一群孤立的点。
(2)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q^(n-m)
(3)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可以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4)等比中项:aq·ap=ar^2,ar则为ap,aq等比中项。
(5)等比求和:Sn=a1+a2+a3+.......+an
①当q≠1时,Sn=a1(1-q^n)/(1-q)或Sn=(a1-an×q)÷(1-q)
②当q=1时,Sn=n×a1(q=1)
记πn=a1·a2…an,则有π2n-1=(an)2n-1,π2n+1=(an+1)2n+1
另外,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各项取同底数数后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反之,以任一个正数C为底,用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做指数构造幂Can,则是等比数列。在这个意义下,我们说:一个正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是“同构”的。
高中教案模板通用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源分类。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
2、难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39;特点
四、教法
我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讲授法结合讨论法进行教学,加强师生双边活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资源开发条件和能源基地建设
引入: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离不开充足的能源,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充足的能源,同学们初中和高一都学习过能源资源的内容。
高中教案模板通用篇3
第六节亚洲革命风暴
重点: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主要方式及其危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与作用
难点: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地图、历史图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亚洲革命风暴形势图”。提问:世界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上半期时,亚洲哪些国家的领土已不再完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引入新课。
二、亚洲革命风暴:
1.亚洲革命风暴的起因
提问:欧洲列强何时踏上殖民亚洲之路的?
回忆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殖民历史,结合地图,简介19世纪上半期亚洲一些国家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提问:工业革命前后,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方式、特点有哪些不同?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明显的历史阶段性特点。
通过比较商业利益和工业利益的结果不同,引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危害。可结合教材中资料部分所引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的一段话进行分析。
2.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
依据教材,重点分析其双重性。
3.亚洲革命风暴的五次重大起义及意义
结合地图由学生概括起义名称,分析起义的意义。教师简介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三、印度民族大起义
本目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如下:
首先,由学生阅读教材中本目内容,归纳起义的原因、概况和意义。
其次,教师设置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起义的特点和失败的原因。例如:
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人参加?起义的主力是谁?是谁?
印度的封建王公为什么要参加起义?发挥了什么作用?
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并可扩展、引申:
探讨印度人民怎样才能取得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胜利?印度的独立最终采取了什么方式?
四、小结
亚洲革命风暴之所以发生在19世纪中期,是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结果。它是亚洲人民掀起的第一次争取民族独立的高潮,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和本国的封建势力,体现了亚洲人民争取改变现状的进步的历史要求。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板书设计:
第六节亚洲革命风暴
一、亚洲革命风暴
1.亚洲革命风暴的起因
2.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
3.亚洲革命风暴的五次重大起义及意义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2.起义的爆发与发展
3.起义的失败
4.起义的意义
高中教案模板通用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分类
2、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3、结合实例,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景观图片、表格、文字等资源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
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分组合作、角色扮演、探究式学习法,多渠道、多角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2、通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引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重点
1、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生分析
(1)知识基础:产业转移对城市的&39;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切实的例子,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产业转移的相关内容。在本书第四章还有一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这一节内容以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为核心,分析了珠三角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这为产业转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习能力: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通过对家乡产业转移的分析,得出相应的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设计思想
(1)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地关注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提高小组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动性、有效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形式的设计上突出一个“动”。
(2)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设计,引入乡土地
理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家乡事,身边事,来得出规律和结论。以培养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提高,产生飞
跃。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导学法、案例教学法
(1)感性到理性策略:在导入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入手,激发理性思考,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逐步提高,产生飞跃。
(2)学生主动性策略: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设疑激思—分角色扮演—合作解疑—探究发现—学生交流—师生归纳的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3)角色体验策略:创设情景,扮演角色,让学生在角色中获得知识,情感体验
和能力提高。本节课分为以下四组,并扮演一下四个不同角色。
[专家在线组]剖析产业转移
[市场调研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招商投资组]实地考察,该出手时就出手!
[发展评估组]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法指导
(1)知道学生运用新闻短片、图表、地理数据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2)指导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奠定
基础。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激情导入
一、产业转移就在我们身边1、教师创设情境
20__年是个值得庆贺的一年,它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60周年。今年,同样对于我们的家乡—苏州工业园区而言,同样是值得庆贺的一年,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我们的家乡苏州工业园区成立15周年。在座的广大同学都是和园区一起成长起来的同龄人,大家想不想了解我们的家乡在这15年里取得了那些成绩?
【播放新闻短片】:园区15年发展成果。
过渡:园区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高效管理、人民的辛勤劳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工业企业的积聚。这些工业企业就在我们身边。
【展示幻灯片】:园区外企(如:三星、诺基亚、松下等企业)
导入“产业转移”学生集体
回答
?通过播放家乡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为家乡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引出课题2、?分组安排:
[专家在线组]剖析产业转移
[市场调研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招商投资组]实地考察,该出手时就出手!
[发展评估组]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角色体验,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充当核心组成员为了更好的探讨产业转移,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体验来获取知识,品尝获取知识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加深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这两个重要知识的理解。?过渡:产业转移就在我们身边,到底什么是产业转移呢???新课教学
分组探究
角色体验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提问】什么是产业转移?学生阅读课本后,专家组派代表进行回答,剖析产业转移概念了解产业转移含义2、案例分析:三家外资企业投资区位比较
【展示幻灯片】三家外资企业与投资接收地的地理位置
要求学生比较完之后填下表
内容
日资纺织厂
韩资汽车厂
港资服装厂
原料地
日本
加工地
中国北京
市场
高中教案模板通用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本节介绍了城市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四个问题。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互相促进的,但城市化也给化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起源的条件和发展的三个阶段;了解城市化的含义、标志和当代
城市化的特点;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围绕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等因素分析城市起源和发展;从城市化的概念入手,围绕着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分析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从城市数量、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变化角度分析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领会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重视城市环境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城市化及其特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难点: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城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城市的起源、城市化的概念等没有什么知识基础,要求教师多搜集资料、图片,让学生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给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教学方法:
1、图表、图片展示法
2、学案导学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高中教案模板通用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掌握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手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相关问题的了解和探究,掌握历史的看待问题的方法,提高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材料,认识到历史材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经历,深入分析和理解,感受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家危机时积极投身救国的热情,激发爱国情怀,明确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难点】感受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家危机时积极投身救国的热情,激发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展示实业群英榜:棉纱大王-荣宗敬,面粉大王-荣德生,火柴大王-刘鸿生等,请学生说一说关于他们的故事,并总结:有人说我国近代的这些民族实业家特别令人敬佩,他们是在寒风冷雨交加中守着那份坚持和执着,努力创业,那么这些民族实业家到底经受了哪些寒风冷雨呢?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
教师提问:说到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离不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请同学们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前两课所学,猜想近代中国民资的发展有哪些寒风冷雨?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后来随着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的形成,又受到官僚资本的排挤和打击。
接着教师展示三则史料,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外国资本主义通过哪些手段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生阅读史料进行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外国侵略者曾采用限制中国机器进口的方法,力图阻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利用特权,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民族资本主义在市场和原料供应方面受到巨大压力。(3)发动侵华战争,直接摧毁民族工业。
(二)本国势力的压迫
过渡:除了外国势力的剥削之外,本国势力不断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请同学们阅读史料,找出他们用哪些手段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生阅读史料,进行回答,最后教师总结:(1)清政府不承认民族工业,认为是异端,驱逐和收取苛捐杂税。(2)国民政府大举内债、滥发纸币,严重影响民族工业发展。(3)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收买、敲诈、没收等方式吞噬民族企业。
学生初步理解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后,教师设置情境:假设你是当时的民族资本家,面对外国势力的剥削和本国势力的压迫,你怎么办?
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5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做补充,最后教师总结: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家危机时积极投身救国,哪怕前路艰辛,仍然不懈斗争,他们是中国近代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搜集在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时期创办工厂的故事,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四、板书设计
高中教案模板通用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自然学派和智者学派的产生的背景,了解泰勒斯和普罗塔哥拉的思想主张,理解智者学派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正确认识智者学派的主张,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古希腊文化的辉煌,树立多元的文化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泰勒斯、普罗塔哥拉的思想主张。
【难点】
智者学派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设疑导入。
教师提问: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它的哲学更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源头。那么古希腊的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的派别有哪些?又给当时的思想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自然学派
教师展示史料,并引导: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希腊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与之前有什么不同?又对当时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结合史料和教材思考后,回答问题:主要的不同体现在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于是,最早的哲学诞生了。
教师追问: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的研究范畴是什么?主要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又有哪些呢?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问题:自然哲学主要是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的泰勒斯。他认为“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又复归于水,大地漂浮在水上”。
教师补充: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地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二)智者学派
1.产生
教师播放智者学派的演讲视频,并进行引导:至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研究范畴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总结: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2.代表
教师展示史料,继续追问: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他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学生结合史料,回答问题:普罗塔哥拉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教师追问: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问题:我们对社会价值标准和好坏优劣的评判,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人们不应该强求一律。
3.影响
教师提问:智者学派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它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请同学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
学生讨论之后,回答问题:智者学派的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突出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同时智者学派以培养兼顾公私利益的好公民为自己的任务,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却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也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作业:与智者学派同时期的苏格拉底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他在生活中像一个智者,但他的观点与智者学派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请同学们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找出苏格拉底的观点主张是什么?与智者学派有何区别。下节课一起交流。
高中教案模板通用篇8
【关键词】Wordpower板块课堂导入自主学习情景归纳
BriefanalysisoftheteachingdesignoftheWordpowerblockinOxfordSeniorEnglish
ChenJia
【Abstract】Inthebook,OxfordSeniorEnglish,publishedbyYilinpublishingcompany,theblock,Wordpower,iseffectiveforhelpingstudentstolearnwords.Aboutitsteaching,ontheonehand,teachersshouldguidestudentstomastersomeEnglishwords;ontheotherhand,teachersshouldguidestudentstomasterthemethodsoflearningEnglishwordsandthenachievethepurposeofexpandingwords.Asaresult,thewriterhasmadesomeresearchonhowtoteachtheblockWordpowerandatthesametime,shehasofferedsomewaysandsuggestionforreference.
【Keywords】WordpowerblockClassintroductionSelflearningSceneconclusion
英语词汇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词汇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的能力。如果没有词汇,就无法学好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过去,学生要求掌握英语词汇2000词左右,而现在要求掌握3500词左右。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词汇,还要掌握词汇构成的方法、词汇学习的策略等,才能迅速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提高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中的Wordpower板块作为词汇学习的专门课,是本教材中的一个特色和亮点。它的内容设置新颖,目的明确,层次清晰。根据《牛津高中英语》的使用说明,该板块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学习词汇:一是让学生学习与单元话题相关的分类词汇,二是通过构词法学习单词。因此,正确处理这一板块,会让学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里,笔者结合一年来对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教学的反思,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与大家商讨。
1.巧妙导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好的导入就像一块磁铁一样,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入有如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用了以下导入方法:
1.1大脑风暴导入法。在导入模块六第三单元的Wordpower时,首先问同学:你们看过《功夫熊猫》电影吗?在那部电影中听到了哪些中文字?学生的兴趣立即高涨,大声回答:Kungfu(功夫)、tofu(豆腐)、shifu(师傅)……
Wordpower的词汇都是与某个话题相关的分类词汇。从学生们的生活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走进教材。
1.2以听力猜词比赛导入。在导入模块四第一单元的Wordpower时,老师把PartA短文中的重点单词如product,marketresearch,salesdepartment,marketshare,consumers等打在屏幕上,然后老师念出单词的英文解释,让同学们猜是哪个单词。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个组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图片导入。在导入模块二第三单元的Wordpower时,老师给学生展示了三幅图片,分别是教师、歌手周杰伦以及建筑工人。然后让学生用(apersonwho…)对三种职业进行描述。这样直观呈现,加深了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讲课导入得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妙趣横生、悬念于怀、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望,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2.开放课堂教学,指导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师生的课堂交流,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可以用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对该板块进行自主学习:
①帮助学生了解该板块学习内容的类型;
②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让他们熟悉可选用的学习策略;
③根据不同的板块内容,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地投入,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④鼓励学生并让他们对自己的该板块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如Wordpower板块有些内容涉及到构词法或英语谚语,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在限定的时间内让他们自己查字典,或者翻阅资料查找更多的例子。然后选出2-3个小组到黑板呈现结果,让学生们自己判断打分,选出最佳成果表演组。
3.情景真实自然,巩固学习内容。在每一个Wordpower板块教学的结束时,设置一些情景让同学们对本堂课所学到的词汇进行复习和巩固,这未尝不是画龙点睛呢?我以模块六第一单元的Wordpower为例:
我们把课堂当作舞台(stage),表演就少不了导演(director)、全体演员(cast)、男演员(actor)、女演员(actress),还需要服装(costume)、后台(wings)、道具(prop),教室里的窗帘就是幕布(curtains),多媒体的灯光就是舞台灯光(lights),演员依照剧本(script)上面的章节(actsorscenes)在舞台指导(stagedirections)指导下念台词(lines)。
在Wordpower课结束时,设计一个场景,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所设定的真实语言环境中,对所学的单词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学习、掌握、巩固和运行的目的。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课堂的导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设置情景归纳总结在Wordpower板块的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新课程“做中学英语(dotolearn)”的教学思想。教材Wordpower板块都是围绕某一个话题展开,引导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实践,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综合英语的能力。
高中教案模板通用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学案展示。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指导学生填表,之后启发他们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老庄之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对于同一学派内部,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也要加以区别分析。从总体与局部两个方面来把握各家学派的思想特点。
记住:法家代表除了上述三人外,还有吴起、申不害等。法家内部形成重“法、”重“术”、重“势”三个不同学派,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三、建议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当时及以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实来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那么,儒家思想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高中教案模板通用篇10
教学目标:
1、在新学期能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并用高昂的兴趣参与学习。
2、熟悉新学期音乐课的要求,并能够有意识的遵守,以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
教学重点: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相问好,拉近彼此的距离。
二.师生共同演绎节目,学生表演,老师表演,增进彼此感情,与孩子打成一片。
三.讲述新学期音乐课要求:
1、按时按顺序进入教室,不迟到,不早退。
2、进入教室不得高声喧哗打闹,保持安静状态。
3、认真保持教室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4、课堂上发言积极有序,有礼有节,争做文明小学生。
5、做到爱护公共物品,轻拿轻放,损坏照价赔偿。
6、上课保持良好的状态,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学习。
四、习惯养成训练,听音乐做出相关要求:
1、起立、坐下
2、安静
3、师生问好
4、请坐好
5、同桌面对
五、分组选拨,并对小组长提出要求
1、四人一小组
2、讲述课堂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真实客观,学会欣赏别人;正当优秀小组,小组团结合作,富有创新;组长根据组员的表现,从纪律、学习习惯、上课表现上进行评价计分,获得3分就可获得一张绿卡。
小结:
希望第一节课能让师生互相留下印象,更好的进行今后的音乐教学,把音乐课上的更加的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