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通用模板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预先设计师生活动和教学资源,制定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案。要怎么写小学教案通用模板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教案通用模板,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对学生进行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教育。
3、进让学生了解常遇到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并出现危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们将一起开始快乐而有紧张的学习生活,在开学之初,我们首先要提的就是安全,因为不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希望你们安全的生活和学习。
二、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作为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
2、集体归纳:
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
3、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别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叫注意安全。
三、交流安全注意事项
(一)人身安全
1、在校安全问题
①按时到校离校
学生上午上学时间是7:40,中午是1:50,不得提早到校,进校时应衣着整洁,穿好校服,佩戴好红领巾,背好书包。
放学及时回家不耽搁,不得随意在学校逗留。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因病、因事做好请假手续,不随便、无故缺课,不旷课。
②课间纪律
课间在班内或楼道内不做危险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上厕所或者打水做到文明有序。
③不去危险场所,专用教室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④上学不带危险用具,手工劳动如需带剪刀类用品,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使用。
⑤劳动时,不挥舞劳动工具,以免误伤他人;
⑥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
⑦课外不玩火,不随意动学校插销和电器??
2、校外安全问题
①放学直接回家,不在校外逗留,有事延迟回家必须和家长打招呼。
②不去危险场所游玩。
③不去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④不与陌生人来往,遇到主动搭讪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二)食品安全教育
1、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
2、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3、早餐尽量在家里吃饭,尽量不买校外食品,除水果外,不得将零食带到学校。
(三)交通安全
1、行走时应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并联系实际当前学生行走时存在问题。
①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路右边走。
②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列队行走。
③穿越马路,要走斑马线。
④遇到“红灯”要停止,做到“红停绿过”。
⑤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
⑥不能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追逐。
2、骑自行车安全常识,并指出学生骑自行车存在的问题。
①不在人行道上骑车,应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行驶。
②横穿马路减速、观察或下车推车过路。
③转弯时减速,观察并打手势。
④不要双手离把,不要并肩行驶。
⑤骑车不打闹,不追逐。
⑥骑车不要攀扶机动车辆。
列举一两个重大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重视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四)防火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佳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庭火灾要注意什么:(师生共同)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找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我们的做法:
a、特别是平常我们看完电视之后,只用遥控器关电视其实此时的电视仍处于待机状态。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一定要亲手把电视机关上,并拔掉插头。
b、电火箱用完后,一定要把插头拔掉,不要让它处于保温状态不管,这是最容易发生火灾的。本班毛同学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
c、提醒老人,因年老易忘事,一定要他们仔细检查,并把我们今天学的告诉他们。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雷电时,应关闭正在使用的个种电器。特别是电视机。
(6)发现有人触电时要设法及时关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7)发现有老化爆皮的电线应及时向家长反映。并要求他们换掉。
2、煤气的泄漏以及用吹风时造成的火灾。
3、小心使用打火机不让小孩玩弄打火机。
四、同学谈一谈自己在那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今后还需要注意。
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小结
同学们,安全无小事,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提高晶体,并且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我们就能健康的成长,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同学都能做到。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秒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及秒与分的进率。
教学用具
演示用的实物钟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1)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一圈呢?
(2)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多少时间?
(3)1时等于多少分?
2.说出下面钟面上的时刻,并写出来。
二、揭示课题
计算很短的时间,如运动会60米、100米比赛所用的时间,做20道口算题所用的时间等,一般不用时和分计时,而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这节课就来学习“秒的认识”。
三、教学新课
1.认识时间单位“秒”。
出示带有秒针的实物钟,让学生观察后提问:钟面上有几根针?哪一根针走得最快?
指出: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叫做“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我们平时听到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每“嘀嗒”一下就是1秒。
2.认识分与秒的进率。
教师把分针和秒针都拨在12上,然后慢慢地拨动秒针走一圈,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了几个小格。
提问:(1)秒针走一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2)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多少分?
(3)那么1分是多少秒?
板书:1分=60秒
3.体验1秒时间有多长。
(1)教师报秒数,让学生从1写到10,看需要用几秒钟?
(2)你呼吸一次,用几秒?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1)钟面上有()个数,有()根针,比较短的针叫()针,比较长的针叫()针,又细又长的针叫()针。
(2)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分。
(3)60分=()时60秒=()分
2.练习教材第72页下面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教师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三个时间单位,那就是时、分、秒。
2.时、分、秒间的关系是:1时=60分,1分=60秒。
3.时间正是一秒一秒地积累起来的,因此,同学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要从珍惜一分一秒开始。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5、6、7题。
七、思考练习
练习十九第9题。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2、想象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及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灰椋鸟(生齐读课题),如果我们是初次见到灰椋鸟,高兴地叫――看到灰椋鸟远远地非来了,和它打个招呼,灰椋鸟栖息了,睡着了,轻轻地读一下
二、精读指导
1、学习第1节
(大屏幕出示灰椋鸟图)请大家看,这就是灰椋鸟,它好看吗?
作者徐秀娟是怎么认为的?(打开书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作者认为它好看吗?(板书:不好看)你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让我们带着作者的情感读一下这句。(指名读、齐读)
2、学习2、3节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一段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灰椋鸟归林的场面。(板书:归林)
默读课文3-4节,画出灰椋鸟归林的有关语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学生交流:
出示:“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投入”换成“飞入”好吗?你什么时候投入过哪里?这个词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这段话中,你特别关注了哪些词语?从中感受到什么?
“数百米”有多长呢?!
椭圆形有多大呢?一只灰椋鸟大约有二十厘米,大约有多少只灰椋鸟呀!
此时的天空中出现什么情景?(看图)――这就是“排空而至”
能把你的感受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人有人的语言,鸟有鸟的语言,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它们在倾诉着什么?我们现在好像变成了一只只灰椋鸟,你会说些什么呢?
请说说你今天的见闻……
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鸟儿们又会怎样的呼唤,怎样的应和呢?老师做先回来的鸟,你们做后回来的鸟,我呼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来和我。
我呼:喂――你和――
我呼:好朋友,我在这儿,快来,快来,你和……
我呼:哎,这儿有条大虫子呢,要来尝尝么?
天黑了,快回来睡觉吧!
你认为这仅仅是写灰椋鸟多吗?假如你把它当作人来想,我们还能想到灰椋鸟的心情是怎样的吗?
不仅此时它们是快乐的,哪怕是夕阳西下,它们也不愿休息。它们在干什么呢?
3、学习第5节
请你自由地读一读第5节,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出示:“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进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指名读。你从这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为什么是“金红色”?
作者把灰椋鸟写得很美,回顾开头,作者认为灰椋鸟并不好看,板书:美
但是作者现在喜欢上了这些小生灵后,它们在作者的眼中竟是那么的美!带着喜欢的语气读读这一节,你有喜欢的句子吗?
出示:“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什么叫“俱乐部”?人们在俱乐部里会干些什么?为什么说……俱乐部呢?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为什么喜欢?“似飞瀑”,“如惊涛”写出了什么?
置身在这个俱乐部里,作者会发出了怎样的欢呼?作者仅仅是在为灰椋鸟欢呼吗?
4、学习第6节
此时,她想大声告诉全世界的人们:出示最后一节,齐读。
大屏幕出示:
1、我们选好观察位置,便在那儿等候灰椋鸟归来。
2、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这两个词的意思能不能换?为什么?
(“观察”是细细地看,看它的样子、形状、姿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所以用“观察”;“观赏”,好看的东西才能用“赏”,作者走进刺槐林,靠近灰椋鸟,那百鸟归林的恢宏壮观,那群鸟啾啾的温馨和美,那夕阳下联欢的喧闹热烈,一个个场面,怎能不赏呢?)
三、情感升华
是啊,我们要热爱树林、热爱鸟儿,学到这儿,你还觉得灰椋鸟不好看吗?作者先写灰椋鸟不好看,再写它们归林时的壮观景象,在作者的眼中灰椋鸟又这么地美了,作者情不自禁地为它欢呼,这样的写法叫――欲扬先抑(板书)
此时此刻,我们也和作者徐秀娟一样,深深地爱上了这群鸟儿,它们的名字叫――灰椋鸟(生齐读课题)。
只有真正爱鸟的人,才能走进鸟的内心。徐秀娟,她心中有爱,眼里有情,才能写出像灰椋鸟这样的生命的赞歌,她在徐秀娟为寻找这只飞散的丹顶鹤,不顾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夜色笼罩的茫茫滩涂上寻找失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年仅23岁的年轻生命……
看MTV《一个真实的故事》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为鸟儿献出自己生命的女孩——徐秀娟(板书、齐读)让我们像她一样做个爱鸟、护鸟的人!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4
庆中秋、迎国庆;“创意灯笼,点亮祝福”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3、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快乐
1、手工作品是由幼儿与家长在家共同完成的。
2、灯笼制作要求外观精美,色彩鲜艳,有创意,环保。作品规格不限,形状、大小自定,且应牢固、安全,可以悬挂并尽量减轻其重量,能内部发光。
3、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作品。
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回家制作一灯笼的手工作品,在规定的时间将作品交回幼儿园,再在中秋晚会当晚有所有家长进行投票竞选。
教师工作:教师要在交代要求的时候做好指导工作,让每个家长知道本次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同时做好解释的工作,尽量让每位家长都参加本次的手工比赛。在幼儿园内,教师要多跟幼儿做思想工作,让每位幼儿都乐意回家与家长一起做灯笼。
幼儿工作:幼儿要主动积极的参与本次活动,回家会自觉的与家长进行手工作品的制作。
家长工作:家长积极地参与,每班至少十组以上家庭组参加。
20__年9月25—26日
20__年9月27日
由中秋节晚会会现场,家长凭入场券换得一张评奖票,再将评奖票张贴到自己最喜欢的灯笼上。最后有教师统计评奖。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1、灯笼上标明作品名称、含意、制作者姓名及班级名称。
2、所有参赛作品于9月26日前交到本齐班班级。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5
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课时的教材内容是一篇对话,让学生围绕着ben和ben&39;sfather对动物园里三只猴子的讨论,进一步掌握高度、长度以及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2.教材的地位
本课时教材是在学习了形容词的比较级以后,为了提高学生对比较级的阅读能力而设计的,可以说有些句型对于前两个课时是一个阶梯式的提高。
说目标
1.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认读let&39;sread中的三会单词和句型并完成填充句子的练习;特别要能看懂、会朗读句子:ithinkthelittlemonkeyisonly40cmatthemonkey,howlongisthetail?在课件上呈现数据38cm.学生回答:itstailis38cmlong.根据教材内容教师提问:howtallisthemonkey?学生:it&39;s40cmtall.老师自己引出only一词,注意这个词的发音。
多媒体再出示两只猴子的图片,一只,一只棕色,让学生加以比较。教师问:whichmonkeydoyoulike?theyellowoneorthebrownone?
设计思路: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同时在复习前两课时所学内容,起到知识循环的作用。
(2)猜一猜游戏:它们有多高?
让学生猜一猜这两只猴子的身高。注意提示学生用上ithink…这一句型,表示自己的猜测。在这里也可安排一个竞赛,看谁能猜中正确数据,教师让一些学生猜后出示数据。
设计思路:学生对有悬念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在此不仅练习了两位数的读法,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理。
(3)学习younger、taller、funnier.
画面上同时出现上述三只猴子,让学生比较whichoneisolder?whichoneisyounger?whichoneistaller?whichoneisfunn-
ier?在此特别注意funnier的发音,可在屏幕上同时出现funny/funnier,happy/happier.
(4)任务阅读
经过以上过程,已基本解决了短文中的难点。这时,就可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课文中的对话,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判断题如下:
①therearethreemonkeys.twoarebig,oneissmall.
②theyellowmonkeyistallerthanthebrownone.
③theyellowmonkeyisstrongerthanthebrownone.
④thelittlemonkeyis38cmtall.
⑤thelittlemonkeyisyounger.
⑥theyellowmonkeyisabout150cmtall.
⑦thebrownmonkey&39;stailis40cmtall.
⑧benistallerthanthelittlemonkey.
⑨benisfunnierthanthemonkey.
如果学生可以判断以上句子,就说明他们读懂了这篇阅读材料。
设计思路:阅读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看懂短文主要内容,通过上述判断题,可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5)完成课文中的填空并校对。
(6)学生听录音跟读,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3.操练巩固
请学生合作表演课文中的对话,课件出示情景和提示。这里也可进行分层次教学:有些学生擅长表演但语音语调在这节课上还没完全掌握,这里就可以请那些擅长表演的学生脱开课文表演,一部分学生可以与他人合作进行配音。
设计思路:采用这个方式,可以照顾到程度不同的学生,参与面更广。
本课时的阅读材料是动物间的比较,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人物间的比较,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比较词和人称代词。这里可以采用游戏法和交际法。教师在屏幕上依次出现下列几组学生熟悉的人物:小丸子和蜡笔小新:王楠和张怡宁:贝克汉姆和欧文:樱木花道和流川枫。首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howoldishe/she?howtallishe/she?whoisstronger/taller?whoisolder/younger?等。在这一块内容里,教师需在课前找好资料。待学生做出猜测后,教师可同时出示上述几组人物地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同桌配合自主选择一组进行讨论比较。资料如下:
姓名
身高()
年龄
出生日期
樱木花道
188
流川枫
187
贝克汉姆
180
1975.5.2
欧文
175
1979.12.14
樱桃小丸子
9
蜡笔小新
5
王楠
162
1978.10.23
张怡宁
168
1981.10.5
(考虑到一些真实人物的年龄是每年变化的,在此只注明出生日期)
设计思路:用学生喜欢的人物作为对象更能激发他们说的,而且不少学生是体育迷、漫画迷,他们的所知所想还能让教师了解更多信息,实现教学相长。
4拓展延伸
(1)pairwork.
为了节省时间,学生在课前就要求画好图,图中有好朋友和自己,当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也允许部分学生用照片代替图,或者把好朋友换成兄弟姐妹等。要求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看图描述,然后邀请几个同学上前将图片或照片放在投影下向全班同学进行描述。
(2)比一比,写一写。
本课的教学是从动物园开始的,当然也可以在动物园结束,教师在屏幕上出现两只大象和一只小象,教师给每只象都标上高度,给它们的鼻子也分别表示长度,请学生动笔写一写,描述这三只象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思路:高段的学生不仅要发展听、说、读的能力,而且写的能力也不容忽视。从模仿开始,在长期的锻炼下,相信学生以后会写出流畅的英文短文。
5.课后作业
(1)描述三只象这一作业可作为机动作业,如时间允许就在课堂上完成,如时间不够可课后完成。下节课可在课堂上讲评优秀作业。
(2)完成《活动手册》第3页上的阅读理解。
说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对他们的表现做及时正确的引导和评价。评价应公平、公正并以激励为主,要给予不同的评价以帮助学生成长。在游戏和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予以精神鼓励,既培养可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也帮助学生把语言知识逐步转化为语言技能。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6
教学目的:
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2、板书课题
柳树可喜欢春天了,它总是轻轻摇摆那长长的柳条,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快让我们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歌颂柳树赞美春天的。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2、自己试读课文。
3、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4、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1、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2、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3、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过渡:在这一片明媚的春光中,柳树垂下了姑娘长发似的柳条,一阵春风轻拂,那柳条随风摆动,碧玉似的叶子在春光中,仿佛一个个小生命在颤动,多么迷人的春天啊!
1、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2、指名学生背诵。
3、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4、集体背诵古诗。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1、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故事?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2、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当当小诗人或是小作家,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吧。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7
一、设计说明:
本课是以软式排球为载体,根据三年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以及兴趣和爱好,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活动机会,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得到充分展现自我的时机,从而使每个学生在认知上,情感上和态度上积极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创各种耍球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软排,培养学生的球感与兴趣。
2、心理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和自信心。
3、情感目标:开拓学生时空,通过启发,发展学生创造性意识和实践能力。
4、人际交往目标:团结帮助同学,认识自我的价值与能力,学会欣赏他人。
三、课的过程:
1、在浪漫优美的钢琴曲《献给爱丽思》中开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一套球操,学生可以模仿,也可以自编或改编球操,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2、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指导,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耍球,探索软排的各种耍球的方法,并不断创新。
3、最后让学生在《兔子舞》的旋律中巩固各种耍球的`方法,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模仿学生的动作,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创建共同学习,互相学习的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过程与分析:
(一)、准备部分:5’
1、常规。
2、球操:
动作:伸展—体侧屈—体前屈—全身—跳跃
教法:1、教师听音乐与学生一起练习.
2、学生模仿练习,可根据音乐自编或改编球操.
要求:动作优美,自然协调.
(二)基本部分12’
教法:1、学生抛一抛、接一接、摸一摸、拍一拍、击一击、按一按、用头顶一顶会有什么感觉。
(五彩的软排,对于充满好奇的孩子,更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想亲手去玩一玩,体验一下软排的魅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2、引导:“好玩吗”?、
(小结刚才的玩法,平稳过渡到下一环节。)
3、进一步引导,动动你的小脑筋,你会创造出更多的耍球方法吗?
(通过初步的摸、按、拍、击等方法后,进一步学习软排,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示范下,提高一个玩的程面。)
4、平时观察到的动作,模仿练习或自创练习。
(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学生达到一个玩高潮。)
5、俩人或多人合作练习。
(抛、接、击、打等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满足自我表现欲,使其在合作中,相互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作得到升华,充分体现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6、游戏组合性活动。
(用游戏如:软弹弓,打空中球,逗猴子等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软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发展个性,使学生达到又一个新的高潮。)
7、小结。(让学生认识软排,安全性强,具有休闲、趣味性,使用便利,绿色环保等特点。)
(三)结束部分3’
1、放松整理,《兔子舞》》
教法:根据音乐在本节课的基础自编自演。
要求:动作优美,有节奏。
2、学生小结。
3、下课,师生再见。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2、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3、正确书写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书写4个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图生字卡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生字、词语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2、开火车读词语。
3、分析本课生字并记忆
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②、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方法,交流记忆。
③、猜字游戏。
(二)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三)指导书写
1、观察要书写的4个汉字,同桌读一读,找找关键笔画。
2、自己描红,重点描出关键笔画。
3、教师出示范字。请学生上前找到关键笔画提醒大家。
4、展示评价。
(四)、课后延伸:观察美丽的夏夜(课件)
引导学生去观察美丽的夏夜,看看它美在哪里?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9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
单词:sleeping,climbing,fighting,swinging,drinkingwater
句型:whatarethe…sdoing?theyare…
教学难点:
单词climbing,swinging,和drinking的读音。
四会掌握五个动词(短语)的ing形式。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图片(let’sstart,let’slearn)、录音(let’slearn,let’ssing)。
2、a部分的五张单词卡片和本课时的五张单词(短语)卡片。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warmup (热身)
活动一:复习单词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1)教师出示let’slearn/a中的五张单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单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听写这五个单词。
活动二: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间:2分钟
(1)教师播放let’ssing部分的歌曲,学生听录音进行表演唱。
(2)教师出示单词卡climbing和swinging,让学生认读单词并用动作表示其含义。
2、presentation (新课呈现)
活动三:学一学
教学参考时间:10分钟
(1)教师出示let’sstart/a部分的图片(建议把let’slearn/b部分的图片融合到此图中。)让学生回答:whatisthemonkeydoing?
(2)教师指着考拉问:whatisthekoaladoing?学生答出sleeping后,教师出示单词卡,教读单词。
(3)教师指着let’slearn部分两只考拉的图问:whatarethekoalasdoing?引导学生说出:they’resleeping.
(4)教师出示两只熊猫和两只猴子的图问:whatarethepandas/monkeysdoing?
(5)教师出示两只狮子打架的图片,鼓励学生通过提问whatarethelionsdoing?来学习新单词fighting。
(6)教师让学生看图(let’sstart)做对话:whatarethebirds/kangaroos/elephantsdoing?当学生说出drinkingwater时,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
5、板书
unit5lookatthemonkeys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
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⑴自读1~4自然段
⑵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
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形式理解重点词语。
2.读与品词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读中加深对词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对蝴蝶的怜惜,激发学生关爱弱小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学习中尝试着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
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落实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那你能说说家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家是温馨的港湾,让我们的心暖和,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停靠……)
教师引入:(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花丛中、阳光下,小动物们在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青鸟、麻雀都回家躲避起来了,小蝴蝶躲到哪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寻蝴蝶的家。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刚才同学们读课文都很认真,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词。
出示第一组词语:吼叫、震撼、喧嚷、雨幕、黑压压、水淋淋。
指名读。齐读。
这些词中你有不理解的吗?
3.出示第二组词语:轻盈、素洁、沾污、柔弱。
谁想读读这几个词?
这几个词语都是描写谁的?(蝴蝶)
你有不理解的词吗?
读了这几个描写蝴蝶的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4.同学们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学生自由提出解答。(也未可知、翻转不定、家雀儿)
5.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文章,提出问题
1.交流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梳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下节课学习。
3.整理问题,每小组保留三个问题。
四、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1.理解了词语,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会有所提高,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来读一读1、2自然段。
2.请同学们谈谈你刚才提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有强烈的对比效果,雨很大,而蝴蝶却很弱。这让作者为蝴蝶捏了一把汗,产生了着急的情绪。就让我们下节课接着去探索蝴蝶的家。
板书设计:
蝴蝶的家
我的问题: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作者为什么特别在意这个问题?它们的家为什么是美丽香甜的吗?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12
各位评委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它位于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先讲单元分析,再就第一小结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
在说课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剖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①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③连加、连减、加减混和计算顺序的掌握。
这也正是本单元教材编排的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重点单元之一,约占教学总时数的25%,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工作将有利于顺利达成学期育人目标,同时教材的编排凸显以下四个特点:
①是以学生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作为本单元新知识的生长点。
②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③各小节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掌握算法;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
④“用数学”是结合计算出现的,让学生体会怎样发现、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并且内容直接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
总之,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介于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认为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数学学科育人要求,我拟定的单元目标是:①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②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采用的教学策略有二:①打破传统教学计算时的“枯燥”、“机械重复”的缺陷,创设情景,把计算置入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给枯燥的计算教学注入生命与活力;②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贯穿练习中,培养计算能力。
以本单元第一小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第一课时为例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例1,完成练习十的第1~4题
教学目标:通过直观手段,让学生理解、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评价: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
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操作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题卡、学生备小棒
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激情引趣(3分钟)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7分钟)
3、实践运用,发展能力(15分钟)
4、独立思考、巩固新知(5分钟)
1、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多媒体课件出示“公园花卉展”的主题图,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三种花,说出每种花的盆数)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拟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在“公园花卉展”的情景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全班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出问题)
第二环节:小组讨论先解决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计算时是怎样想的?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第三环节:小组汇报讨论的计算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按数的组成计算、想减算加、用十做单位计算、摆小棒看出来的……小组互评。多媒体直观演示,验证计算结果,并且让学生比较出那种方法最简便。体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学生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其余的问题。
第四环节:增加如“工人叔叔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红花和紫花的总数比黄花多多少盆”等整十数减整十数和加减混和计算的问题,学生思考计算并且说明理由。学生进行自评。
3、实践运用,发展能力:(以一年级综合实践课“小猪爬山”的故事为题材设计闯关活动),小猪和伙伴们结伴去爬山,如果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进行德育渗透。
第一关:计算并说说40+203+26-45+4-7
40-20__+20__-4050+40-70
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促进知识迁移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第二关:看图写算式(旨在比较、对比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等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40+3和40+30
第三关:集体闯关,每个小组一张题卡,用时少、正确率高为优胜奖。号召学生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对闯关活动进行小结,师评为主。
4、独立思考、巩固新知: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第1~4题。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情引趣:结合教材创设“公园花卉展”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又对学生渗透爱护他人劳动成果的思想品德教育。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学生在“公园花卉展”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实践运用,发展能力:运用多媒体把“小猪爬山”的动画故事呈现给学生,通过连续的场景和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运用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独立思考、巩固新知: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辩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检查了本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纲要信号法,抓住数概念、数运算知识间的联系与发展脉络,简明扼要,体现简洁美,突出重点。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10+20=30
…………
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30-10=20
再运来10盆紫花,现在有多少盆紫花?30+10=40
红花和紫花的总数比黄花多多少盆?10+30-20=20(盆)
以上是我对本单元的分析和第一小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专家同仁多多指教,谢谢。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13
学习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4、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时:一课时
教程:
一、破题导入:
1、解释题意。
2、质疑:看到了什么?为什么隔窗看?有什么感受?……
二、自学感知:
1、自渎课文思考:文章围绕“隔窗看雀”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指名回答。
三、点拨交流:
学习“行动、样子”部分。(默读勾画)
1、我看到了什么?(谈完就让学生读)
⑴腿跳:抓“不停、好象”指导
⑵尾翘:
⑶身体飞:抓“常常、一模一样、非常可爱”指导
2、麻雀这样的行为举止给我留下了怎样的感觉?(不知疲倦、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等)
师:仅仅给我这样的感觉吗?
学习“思索”部分(默读勾画)
1、品读“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⑴解读表层意思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
①忙碌:不停地飞来跳去、“低飞、跳跃……活着”(省略了什么)
②平庸:“不会,也不会,不能,从…到、从…到,市井、那么、连”
2、师:在作者心里,麻雀是生活的强者,是人类生活的活标点。
3、读读第九段,想象画面: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喜欢麻雀)
为何这样喜欢?(喜欢它的样子,它对生活的态度)
它对生活是怎样的态度?(“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忙碌中快乐地生活”)
现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联系全文和实际谈)
四、总结提升
1、师:现在,你们认为我搁窗看的究竟是什么?(对生活的态度,再次朗读“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忙碌中快乐地生活”)
2、此刻,你们对麻雀有了什么新看法?
板书: 17隔窗看雀
腿跳 尾翘 身体飞 (所看)
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所感)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14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由3部分组成:一是以古诗《山村》为识字材料,通过引导学生熟读这首诗来进行识字;二是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三是组词练习,插图中导读小伙伴龙龙和文文正在进行组词练习。这些材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四、五、六、七、十”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咱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谁知道谜底是什么?(手)对,这则谜语的谜底是“手”。两只小手共有几个手指头?大家赶快数一数。(学生边数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1、2、3、4、5、6、7、8、9、10”10个数字。)
2.这10个数字还可以分别用10个汉字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10个汉字,怎么样?(板书课题,并领读)
(学生对新知的构建是在新知与已有经验和现有认识水平的碰撞中实现的。为促进新知的构建,教师先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导入新课,把“1~10”与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联系起来,提前渗透文本内容,实现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新知的有机结合,可增强学习兴趣,减缓学习坡度。)
二、学习古诗,认读生字
1.我国宋代有个叫邵雍的诗人,把这10个汉字都写在一首诗里面,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2页看“识字(1)”——《山村》。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首小诗,然后在诗中找出“一至十”这10个汉字,并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生自由读文)
2.谁想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想要解决自己不认识的字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
3.通过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生字,到投影前指着文中的生字领着大家读一读好吗?
4.现在,有几个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能认出他们吗?(出示生字卡片:山、村、台、九、枝。指名认读、抢读。)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识字课,在教学时应该适当降低难度,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然后让他们自主阅读与其他多种方式阅读相结合,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把诗读熟,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准确,通顺。)
三、指导朗读,探究方法
1.这首诗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路走去二三里,不远处有个小山村,村里有四五户人家升起了炊烟,六七座亭台掩映在绿树丛中,鲜花簇簇,一片恬静美丽的景象。(教师边用语言描绘边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出诗中描述的美景。)大家看(指板画),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这首诗?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这首诗,你们想听吗?
(让学生通过听老师范读和评价老师的朗读,意识到读古诗不但声音要响亮,还要注意节奏的抑扬顿挫。)
3.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之后由其他同学评一评,再指几生读一读,评一评。)
4.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读古诗的窍门,你们有信心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读一读看看。(生同桌间互读互听。)
5.谁能试着把它背下来?
(学生自由背诵,同桌检查背诵,指名背诵。)
6.同学们背得真好!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引导学生把图画和诗句对应起来,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再通过反复的朗读、背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语感。)
四、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这节课我们不但诵读了古诗,还认识了这几个生字(出示:四、五、六、七、十)可是,这5个生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老师问问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写好啊?
2.首先我们来学写"四"字,大家看一看这个字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四”字的第2笔是“横折”,第4笔叫“竖弯”,探究"四"字的书写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师先范写,然后要求生练习写3~5个。生写时师巡视检查指导,注意搜集典型进行评议。)
3.现在我们再来学写“五”字。(注意:要给学生讲清楚各个笔画,特别要提示“横折”为一笔,规则为:从上到下。)
4.学写"六"字。(板书:六。指名说一说写“六”字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六”字的撇不能写成竖或点,点不能写成竖或捺。)
5.学写"七"。(指名到黑板上田字格中书写“七”,注意“七”字中的横要略斜。)
6.学习书写“十”。
(引导学生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写在横中线上,“”写在竖中线上,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7.请同学们把每个字再写一写,写完了请同桌评一评。
(认识生字、写生字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时,要调动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观察、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指导学生书写时,重在指导学生掌握笔顺和书写规则,注意间架结构。)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什么啦?(引导学生整理学过的知识,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在这首古诗中,作者把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词语也用到了这些数字。(出示卡片:四面八方)你能试一试用今天学过的字组成一些词语吗?
(利用本课所学的字进行扩词练习,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同学们也可以回家试给这首诗配上画,并在上面写一写今天学到的生字,让爸爸妈妈也来分享一下这首古诗中的美好意境,好吗?
【教学总结】
《山村》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古代童谣,说的是郊外幽美的景象: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树上、路边盛开着各色的花,非常富有诗情画意。这是本册课本出现的第一篇识字的课文,课文中出现的是最常用的十个数字,很多小朋友可能已经在生活中认识了,因此难度不是很大。内容方面,一方面借助课文的插图让学生边读边点一点每句诗说的是图中的哪部分来理解诗意,另一个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娓娓动听的话语,描绘诗中的景象,让学生萌发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乡村美景的向往,更重要的是还运用了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让学生感悟诗中描绘的景象。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本学期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下面,我谈谈本节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我想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15
一、活动
庆祝“六一”系列活动,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孩子的个性飞扬,潜能的,在的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
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二、活动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班级环境
2、活动奖品和礼品。
3、每小节目,才艺大比拼,评出最佳,最佳个人等奖项。
4、言小频道,4个小球,4个绳子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表彰优秀生
男: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
女:听,悠扬的锣鼓声,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男:六月,是童年的摇篮;
女:六月,是童年的梦乡
男:六月,有童年的沃土;
女:六月,有童年的太阳
男:五年级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班会(合)现在开始,,
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班主任宣布20__学年度班优秀个人名单。
活动二:
是光荣的少先队员
女: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心里就埋藏下了愿望
男:听,嘹亮的队歌,唱出了崇高的理想(请欣赏歌表演《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游戏:戴红领巾比赛(一组选派代表,看谁戴得最快最好)
活动三:才艺大比拼
男:让
用心灵的琴弦
女:用童年的祝愿
男:用稚嫩的小手
女:用五彩的画笔
合:去歌唱美好的未来,去描绘灿烂的明天。
活动:才艺大比拼(以为,才艺展示,全体学生举手打分)
活动四:感恩——回报——练就好体魄
男:是绿洲的甘泉和沃土,滋养了纤细的幼苗
女:是老师无私情怀,孕育了无数未来的希望
男:感谢生命,让有跳动的灵魂;
女:感谢阳光,让有温暖的拥抱;
合:感谢生活,让有喜怒哀乐;
男:让一起说一声:(合)谢谢
运动游戏:
(1)运球比赛:(二人夹球跑)
(2)团结向前:(二人绑腿跑)
(3)1分钟跳绳比赛、花样跳绳比赛
活动五:雏鹰展翅飞
男:夜的朦胧,止不住颗颗激昂的心
女:风的轻柔,道不尽人间深深的爱和情
男:同学们,伙伴们
女:让唱起生日歌
男:庆祝的节日——(合)六一国际儿童节音乐声起(生日歌)
男:看,雏鹰正在展翅飞翔
女:听,少年跨世纪的曲正在奏响
男:是明天的雄鹰
女:是祖国的未来
合:让,去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男:五年级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班会(合)到此结束
四、注意:
1、讲安全:服从同学或者老师的安排,按要求活动。
2、讲文明:自觉排队,不乱挤,礼貌谦让。
3、讲卫生:搞好个人卫生,不乱丢果壳、纸屑、包装袋等废弃物,并能收拾身边垃圾。
4、讲纪律:着装,戴红领巾,遵守规定,有事向班主任请假
1、活动主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环保
2、宣传口号:
我有一双能干的手;保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环境;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会说;解放六一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班级环境及全园周围环境);张贴宣传标语。
2、以班为单位作好参加活动的准备:排练童话或故事剧;抓好学生生活技能的教育和学习;培养学生与不同年龄班级的小朋友交往与和合作的能力;收集制作环保时装的废旧物品;每班设计一个结对子游戏,并做好游戏物品的准备。
3、由学生园准备活动奖品和礼品。
活动内容:
(一)活动倡议
1、目的:为了使学生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倡议本园全体教师和全体家长积极为学生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共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六一”节的各项活动。
2、时间:20__年5月26日至20__年6月1日。
3、对象:本园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
4、办法:通过在本园的板报向教师、家长发出倡议和向每个学生的家长发送倡议书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二)系列活动
本次“六一”儿童节活动以“学生故事、童话剧表演”、“巧手儿比赛”、“小能人比赛”、“巧嘴儿比赛”、“结对子游园”等系列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1、学生故事、童话剧表演赛
(1)目的:通过参加学生故事、童话剧的表演,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2)要求:每班准备一个学生故事或童话剧;体现人人参与;选材符合本班学生水平;表演活泼、大方;服装设计符合剧情需要;根据剧情的需要配有一定的背景和表演用的道具;讲述、配乐录音良好。
(3)评奖:
根据表演评出节目表演奖、最佳舞台设计、最佳小演员。
A、节目表演奖:从参赛的12个节目中评出特等奖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7个;
B、最佳舞台设计奖:从参赛的12个节目中评出最佳舞台设计6个。
C、最佳小演员:从所有参赛的演员中评出最佳小演员10人。
2、巧手儿比赛(环保时装设计和制作比赛)
(1)目的:通过举行环保时装设计和制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及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即参与收集废旧物品、参与环保时装的设计和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要求学生的制作在1小时内完成(可制作一件上衣或裙子或裤子)。
(3)比赛形式:以班为单位进行比赛,由带班教师和生活老师组织指导学生制作活动,备课教师到抽签的其他班跟班检查、评比。
(4)评奖:根据学生的设计和制作情况评出班级奖和最佳作品奖。
A、班级奖:根据学生制作的总体情况分别评出特等奖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
B、最佳作品奖:根据学生的环保时装作品所表现出的创造性和制作的水平、质量评出最佳作品50件给予奖励。
3、小能人比赛
(1)目的:通过开展“小能人比赛”,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做事的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做事的能力。
(2)要求:要求学生能迅速地把放在一起的玩具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并放在合适的地方;要体现分工与合作,并有序地进行。
(3)比赛形式:大班选取“迷你餐厅”来进行玩具、物品的分类、整理比赛;中班选取娃娃家“小人国”来进行玩具、物品的分类、整理比赛;小班在本班级进行教室玩具、物品的分类、整理比赛。
(4)评奖:根据比赛的速度和分类、整理的现场结果分别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学前班、大班一等奖2名,中班一等奖二名,小班一等奖一名,其余为二等奖)。
4、巧嘴儿比赛
(1)目的:通过开展比赛,促进我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即学生爱说、会说、敢说;培养学生大胆展现自我的精神面貌。
(2)内容与要求:要求所有的选手均要参加以下三项内容的比赛:
A、故事演讲比赛:要求选手进行4分钟以内的故事演讲,演讲时,要求普通话准确,语调、表情、体态语言与故事情节相符。(满分为10分)
B、环保时装表演:要求选手们身着自己设计和制作的环保时装(可以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随着音乐大胆地进行时装表演;随后回答有关环保时装设计和制作的有关问题。(表演和回答问题各5分,满分为10分)
C、智力抢答:要求选手们根据主持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分大、中、小三组进行抢答),每答对一题给1分。
(3)比赛形式:各班在进行预赛的基础上,选派出3名学生参加平行班的半决赛,在半决赛中,学前班和大班共选出6名学生、中班选出5名学生、小班选出4名学生参加全园的决赛。
(4)评奖:根据参赛选手的总得分评选出巧嘴儿10名,其余评为优秀选手。(冠军、亚军、季军)
(5)比赛时间:预赛可在4月~5月灵活进行,半决赛在5月中旬进行,决赛在5月28日进行。
5、结对子游园
(1)活动目的:使学生通过参加游园活动,进一步感受到“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培养学生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合作与交往的能力,并使他们体验到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2)活动要求:要求学生能积极、大胆地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结成对子参加“六一”游园活动。
(3)游戏内容:每班设计一个游戏项目,游戏要求以两人为单位进行设计。
(4)活动形式:学生结成对子后,到各个礼品分发放点领取“六一”礼品,然后和自己的对子一起自由到各游戏点参加游戏。
六一活动时间安排
5月25日:学生故事、童话剧表演;
5月26日:巧手儿比赛;
5月27日:小能人比赛;
5月30日:巧嘴儿比赛;
6月1日:庆祝“六一”儿童节“结对子”游园暨颁奖大会。(内容有:学生舞蹈表演;环保时装表演;学生故事及童话剧比赛、巧手儿比赛、小能人比赛、巧嘴儿比赛颁奖;“结对子”游园活动。)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1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教学过程]
一、呈现鸡兔同笼问题。组织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小组活动
2、交流方法
3、
二、做一做
独立完成第1—3题,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第4题的答案有多种,启发学生找出不同的答案。
讨论第4题与前3题所给条件的不同,从而让学生知道哪些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哪些题是有多种答案的。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1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教具学具:
10以内加法算式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以前是老师给你们讲,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整理我们学过的所有加法算式。你们有信心吗?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师: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把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师:老师已经把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都整理在了卡片上,我们要想把这些整理好,就要仔细看看,好好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按什么分类整理呢?
学生可能会说:
找出得数是3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找出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有些加法算式里面都有4
师:其实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总结得不够好,应该说我们可以以得数为标准进行分类或者以算式里面的数为标准进行整理,都可以。不过老师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竖着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摆成一列;横着也按顺序把含有同一个数的算式摆成一排,这样就能整理成一个表格了。大家看(出示不完整的加法表),这个加法表还不完整,老师已经摆了一些加法算式卡片,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第一列两个数相加都是10。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对,想一想第二列往下写哪个算式呢?
学生可能猜测:第二列两个数相加都是9。往下写9+0,8+1……
师:按课前划分的小组,每个小组在一起仿照这个开始整理,完成这个表格吧!
学生认真看明白后,动手把相应的.算式卡片放人表格里,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活动,关注小组分工是否明确,组织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
2、探索规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加法表(出示加法表),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可能发现:
横着看第一排算式都是加0,第二排都是加1,第三排都是加2……
竖着看第一列算式得数是10,第二列算式的得数是9,第三列算式的得数是8……
从右上到左下斜着看,每个算式的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算式多1,得数比前一个算式多1。
每一个算式的前一个数减少1,后一个数就增加1,算式的得数相等。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学会了整理加法算式的方法,下一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来整理减法算式,好好想想该怎么做。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18
《对韵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在对对子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暑假的时候,我看了一部关于儿童的电视剧《少年大钦差》,不知道你们看没看,我特别喜欢陈文杰这个人物,他非常聪明。他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大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草)。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儿歌里也有一些很有趣的对子,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一读?遇到困难怎么办?
(拼音老师来帮忙,认真读,仔细看,在帮宝宝找伙伴。)
学生轻声自由读。
(三)精读课文,学习字词
1、精读
师:刚才老师感觉有一些同学读的有些吃力,可能是一些生字宝宝在捣乱,现在我们再把第一小节读一遍,边读边划出字宝宝,再用喜欢的方式学一学,同桌互相考一考。
2、汇报:
师:谁愿意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字宝宝。
生读生字
师:老师在文中也找到了字宝宝。(学习第一小节。)
(1)课件演示。(或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
师:谁能试着读一读,这里出现了2个生字,一起读一下。谁愿意把“雾”(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字介绍给大家。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谁再介绍介绍“夏”(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字,书写时哪部分需要注意呢?
(2)课件出示山水画(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这幅画的景美不美?你能用书上的哪句话来形容一下呢?(青山伴绿水)读一读这句话并介绍“伴”。
(3)第一小节的生字小朋友们学的真棒,那是不是能把第一小节读的更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3、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课件出示图画)(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老师这里还有一幅美丽的图画,谁能看的出来这是什么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很多蔬菜瓜果都丰收了,想不想亲自去采摘品尝一下。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快乐的采摘节吧!
(1)生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字宝宝
(2)课件出示带词的图片(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读一读,去掉图片再读词,再去掉拼音看谁读的准。
(3)课件出示(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菜”和“芽”,观察一下有什么共同点,说说怎么记住它们,再说个词语。
(4)课件出示(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葡萄穿紫袍”,读一读这句话,给“穿”“紫”找个伙伴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师:现在我们和所有的字宝宝都成了好朋友,再读课文一定感觉轻松多了,愿不愿意读一读?可以看屏幕也可以看书读。
中间休息:律动
(四)巩固练习
1.休息完了,想不想把刚才的词语再读一读。看屏幕(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这么多词语谁读的又准确又响亮,就会有一只漂亮的蝴蝶来为他喝彩,谁愿意读?(生读)
2.感情回读。
词语读的这么好,放到文中一定能读的更好!
小学教案通用模板篇19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愿望。
2、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3、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1、先从两个观察游戏入手的,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学生说出猜的是什么字,并简单说说理由。第二个游戏观察图形,从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哑铃和毛笔。用这种方式导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老师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清楚地表达、认真地倾听的能力。
2、老师要求男同学闭上眼睛,让女同学观察毛笔的位置,然后让女同学来讲述毛笔在图形的什么地方,只能用嘴叙述,不能用动作来指点,男同学要根据女同学的描述找到毛笔。这就是在训练学生清楚地表达、认真倾听的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谁能讲得比她更清楚?”“谁还要补充?”“根据描述,你找到了吗?”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3、由学习伙伴的.话作为引子,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名个别学生在全班发言后,老师安排小组交流,要求专心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的发现。然后让学生汇报小组的发现。其中,老师适时地对学生语言表达中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
4、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学生“有没有你们最感兴趣的发现?”,学生纷纷回答,老师从中挑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围绕着这些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示范怎样进一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5、最后一个环节是老师出示一个现场观察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四幅图:随着太阳位置早、中、晚的变化,猫的瞳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观察猫的眼睛,引导学生说得更准确。然后再观察图片,向旁边的同学说说在什么时候猫的瞳孔是什么样子?
6、总结: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