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教案设计 > 教案范文 >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

时间: 新华 教案范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教案模板下载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初中教案模板下载,本文为你提供初中教案模板下载写作技巧和示例!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candy,key,toy,notebook.

2、能够运用句型What’sinyourschoolbag?进行问答并熟练描述书包中各种物品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句型:What’sinyourschoolbag?

2、词汇:candy,key,toy,notebook.

教学难点:

名词复数的.运用。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Singasong.<>

2、复习PA的词汇(快闪)。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复习完PA的词汇,接着出示notebook,老师领读,学生跟读,逐个仿读。下一步出示幻灯片:What’sinyourschoolbag?引导学生回答:Anotebook.

2、出示monkey,引出key,在展示keys.

3、幻灯片出示一个男孩手拿魔方,但把魔方遮盖住,让学生来猜。还有用boy引出toy,toys.

4、教师呈现糖果盒钥匙的实物教学单词candy和key。

5、以上单词要求学生跟读,逐个读。并且出示句子What’sinyourschoolbag?。.。。

6、出示与课本同步的视频。第一遍让学生只听,第二遍让学生跟读。

7、Let’schant.

What&39;sinmyschoolbag?Key,key.What&39;sinmyschoolbag?Toy,toy.What&39;sinyourschoolbag?Candy,candy.What&39;sinyourschoolbag?Notebook,notebook.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Playagame

(1)What’smissing?

(2)What’sinmyschoolbag?

(四)巩固扩展(consolidation)

(1)Lookandfill.

(2)Makeareport

先用实物展示,老师问,学生答。

Homework

1.Copynewwordsonyourexercisesbooks.

2.Finish“Drawandsay”。Thenaskandanswer“What&39;sinyourschoolbag?keys,。.。”withyourpartner.

板书

Myschoolbag

What’sinyourschoolbag?

notebook

key

toy

candy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2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

3、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设想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握作品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

一、导入并简介作者:

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

2、简介作者: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①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②自由朗读课文两三遍,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沉鳞竞跃:鱼(借代)夕阳欲颓:坠落(拟人)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此指欣赏

②全文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3、背诵课文:①小组内自由竞背;②教师抽查背诵

4、阅读理解:?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山峰、水流、石壁、竹林、禽兽、游鱼……

?作者为要在书信中描写景物是不是能产生特别的效果?

--作者欣赏大自然的妙处,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他以书信形式,把自己的感受直接与友人交流,有表白心志和求得知者共赏的意味,也正充分利用发挥了书信的功能。

三、研读与赏析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2、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先仰视“高耸入云”,再俯视“清澈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能分析出一两点即予以鼓励表扬)

3、怎样理解首句和末句的含义?

--首句点题,表达欲与友人交流观赏山川美景的感受。末句感慨自谢灵运以来,无人能真正领略大自然的妙处,颇有惆怅、寂寞之感,也有对自己能真正欣赏山水之美的得意之情。

四、拓展延伸:

背诵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词文章,看谁积累的多。(如:《望岳》《三峡》《望海潮》《与朱元思书》等)

五、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2、翻译课文

山水相映之美仰视静

山川美色彩相配之美俯视欲界仙都

晨曦变化之美平视静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仅八十余字,就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月亮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意象之一,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2、苏轼及写作背景:由学生介绍,重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①学生听读,划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②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背诵课文:竞背抽查背诵

4、阅读理解:?将短文划为三个层次,并用简练的话予以概括。

--①“……相与步于中庭。”--记叙。夜不能寐,约友散步。②“……盖竹柏影也。”--月光如水,竹影摇曳。③--议论。感叹人生,百感交集。

三、研读与赏析

1、作者笔下的月景有何特点?--空明澄澈,似真似幻。

2、你是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的?

--“闲人”既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3、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有什么变化?结合创作背景,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月光入户,欣然起行”,写心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转忧,写孤寂之情;“相与步于中庭”,宽慰;赏月观竹,远离尘世,乐极;然而像今夜这样好心情能有几时?…生悲。本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也有对自己身处被贬境地的牢骚不平。

4、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对月光的描写。--月光如水

5、体味最后一句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各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四、问题及拓展:1、怎样理解文章中表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①从文字本身去细细体味②结合作者的身世揣摩

2、本文在表达方式上与上文有何异同?-上文主要是描写和议论,本文多加记叙。

五、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

2、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

3、写一篇300字的短文,通过描写景物本身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尽量避免直接抒情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3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太阳能的优点。

2、知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

(二)教具有关挂图、录像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人类利用的常规能源是什么?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呢?

学生:常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风力、水力资源等等,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

教师:回答得很好,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用铀做燃料的反应堆虽然能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但是铀的储量也是有限的,而且使用时要产生放射性污染;轻核的聚变虽然比裂变干净,还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解决和平利用的&39;问题,所以还要开辟新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太阳不但一直间接地向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能量,而且还是可能为人类长期地直接提供巨大能量的新能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能。

2、进行新课

板书:第五节太阳能

(1)太阳能的优点

①太阳能十分巨大。

教师:同学们想想,太阳能有什么优点呢?

板书:(一)太阳能的优点

学生:太阳能非常巨大,从前面表中可见,太阳能向周围空间辐射的总功率达3.8×1026瓦。

板书:1、太阳能十分巨大

教师:说得很好,太阳能十分巨大。同学们知道太阳能辐射到地球表面的总功率是多少吗?(通过查看课本答:l.7×1017瓦)

教师:同学们计算一下,太阳每小时辐射到地球的总能量有多少?(学生上黑板计算:1.7×1017瓦×3600秒=6.1×1020焦)

教师:地球每小时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能量有6.1×1020焦,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内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可见太阳能有多么巨大。

②太阳能供应时间长久。

那么太阳能会不会用完呢?根据科学家推算,太阳像现在这样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还可以维持60亿年以上,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所以太阳能的第2个优点是:

板书:2、太阳能的供应时间十分长久

③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教师:我们到哪里去取太阳能?怎样获取呢?(只要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就有太阳能,不用专门去寻找;只要用东西接收就行了,不需要挖掘开采)

教师:很好,所以太阳能的第3个优点是:

板书:3、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无需挖掘开采和运输

④使用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

太阳能是最干净的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给我们带来污染。所以,太阳能的第4个优点是:

板书:4、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

(2)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两条途径

教师先请同学议论:如何利用太阳能?然后总结。

板书:(二)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

1、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以供利用(讲解:例如用太阳炉、太阳能热水器等装置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来做饭、烧水等等,也可用集热器把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再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就叫太阳能热电站。)

2、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讲解:例如用硅光电池——也叫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已很广泛,像人造卫星上的电源、太阳能汽车上的电源,小型电视机、计算器上的电源,城市道路路灯的电源等等都可用太阳能电池,我国还用太阳能电池做航标灯的电源,铁路信号灯的电源等等)

(3)利用太阳能的困难

教师:既然太阳能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不大量推广、大范围应用呢?目前还有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三)广泛利用太阳能的困难

1、太阳能虽然十分巨大,但它太分散(讲解:经计算,垂直投射到地面每平方米面积上的太阳能只有几百瓦,所以要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必须设置庞大的收集和转换能量的系统,目前造价还太高,影响推广。

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气候、季节等原因,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稳定,给正常连续地使用造成困难

3、目前太阳能转换器的效率不高(讲解:光热转换的效率为50~60%,而光电转换的效率只有10%左右。所以还要下大力气研制高转换效率的材料)

(4)结束语

要大规模地直接利用太阳能还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在已取得一定成果,只要不断努力,必将会不断有新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有人预言,到21世纪,太阳能将会成为人类的重要能源之一。

(四)太阳能教学设计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知识;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实验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并非臆造而是根据实验结果所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熟悉的水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研究,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难点:电解水实验及其对实验结论的理解。

实验准备

课本第48页[实验3—1][实验3—2]教学用品

水槽、试管、直流电源、带电极的导线、烧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小黑板出示)(提问)

1、下列符号的意义:(追问2的意义)H____,2H_____,H2_____,2H2_____,H2O_____,2H2O____。

2、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二、引入新课

(引言)我们已学了水的化学式H2O,通过第2题的练习,知道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也会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8,但事实是否如此?

三、新课讲授

1、水的.物质性质

(观察)展示一杯纯净的水。引导学生按照氧气的物理性质顺序认识论述水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47页水的物理性质。

(小结)

(1)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2)凝固点:0℃,沸点:100℃;

(3)1标准大气压下,4℃时密度最大为1g/mL。

(4)冰的密度比水小。

2、水的组成

(实验)课本[实验3—1](观察)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讨论)正、负两极管内分别为什么气体?如何检验?(实验)课本[实验3—2](观察)用点燃的木条分别进行检验,可以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能使点燃的木条燃烧得更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小结)由此可见,阳极(正极)产生氧气,阴极(负极)产生氢气。

(提问)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然后互相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讲解,分析过程可用投影。

(小结)(1)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了氢气,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氢和氧气两种单质,证明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水氢氧+氧气。

(3)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可进一步扒导水的化学式是H2O。根据实验事实。

生成气体的体积比VH2:VO2=2:1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所以,气体的质量比:H2:O2=(2×0.0899):(1×1.429)=1:8所以,水中H元素:O元素=H:O=1:8氢的原子量为1,氧的原子量为16,所以,H2O中原子个数比为H:O=

根据实验测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结论)(1)一个水分子只能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水的化学式为H2O

四、巩固练习

1、巩固练习(小黑板展示)(1)通电分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证明()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通电时,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D、通电可使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

E、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2)计算水中H、O元素的质量分数。

(提示:①B、C②H%=11.1%O%=88.9%)

五、典例分析

例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又知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88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及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通电计算确定水的化学式。

(分析)这是一道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质组成的计算题,一般情况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步骤是:

(1)确定该物质组成的无种类,例如该题中根据实验事实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根据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及该物质的相对分发子质量确定它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根据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细解题步骤见新课讲授中的最后小结中第(3)点。)例2下图是简易的电解水的装置:(1)在图括号内标出电的正、负极;(2)与正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的是________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气,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分子个数比_______。

(分析)由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得知:(1)负极产生的气体为H2,正极产生的气体为O2。

(2)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2:1.所以分子个数比也是2:1,因此根据氧气、氢气的密度计算出它们的质量比为:mH2:mO2=2×0.0899g/L:1×1.429g/L=1:8

六、归纳小结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水的组成,水分子的构成。会用符号表达式表示电解的水的反应。

3、通过电解水生成了氢气的和氧气的事实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理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七、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

2、课时作业设计:第一大题。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见课文第47页

二、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1、有气体生成;

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2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O2

3、氢气与氧气的全积比为2:1

4、结论:(根据实验事实)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水氢气+氧气;

(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了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是H2O;

(4)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H2OH2↑+O2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5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1) 学习掌握下列词汇:copy, return

2)进行一步复习巩固学习Section A 部分所学的生词和词组。

3)对询问困难及提出的建议的句型,掌握其规则。

4) 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来熟练运用询问及提建议的表达方式。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了解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一些挫折和不幸,我们多去向那些不幸和困难的人们多表示自己的爱心,多去理解和帮助他们,多向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而不是去嘲笑他们。

二、教学重难点言

1. 教学重点:

1) 复习巩固Section A 部分所学的生词和词组,达到熟练运用的目标。

2) 熟练掌握和运用询问困难和提建议的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

1) 总结询问问题和提出建议的句型,掌握规则。

2) 练习运用所学的句型。

三、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and revision

1. Have a dictation of the new words learned in the last class.

make sth. clear (同义词) ___________

talk (同义词) _______________

not allow (同义词) ______________

worried (同义词) ______________

get along with (同义词) ____________

communicate (名词)_____________

old (比较级) _______________

2. Check the homework.

3. Let some Ss read the article in 3a. Then finish the short passage about Sad and Thirteen. (见课件)

1. Sad and Thirteen has some _________. He can’t __________his family. His parents _____ a lot. It’s the only _____________ they have. When they _____, it’s like a big black cloud ____________their home. He doesn’t like it.

His brother always watches whatever he wants until midnight. He _______ to let him watch his favorite TV show. So He always feels ______ and ________ at home.

2. Robert Hunt thinks Sad and Thirteen should _________ these feelings to his family. He should ____ to help. Maybe he _________ _____ jobs around the house so that they have more ti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ond, he could sit down and ____________ ____ his brother. He could ________ that he _________ him watching TV all the time, however, he should let him watch his _____________.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6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提高广大师生疫情防范意识,消除恐慌心理,急躁情绪,焦虑心态,营造和谐氛围,使在校学生安心学习、在家学生静心线上学习、家长理解配合学校工作,全力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身心健康,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疏导的实际作用,制定教体局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疏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省市县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综合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疏导。

2、面向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通过开展心理辅导教育活动,缓解师生疫情期间心理压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使家长科学教子,理性对待疫情防控期间孩子诸多问题。

3、关注特殊学生群体,根据个别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综合施策,家校联合抗疫,形成合力,促进家校社共育。

三、方法与措施

1、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疫情期间广大师生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工作,尤其是封闭的学校要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研究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有效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岗位职责,组织心理辅导专业老师、班主任、任课老师等人员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活动,落实好相关工作安排,及时化解师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确保师生平稳安全度过疫情期。

2、发挥各单位心理辅导中心作用

各县直学校、各中心校、各初中心理辅导中心要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心理辅导老师电话号码、网上心理信箱地址,畅通渠道接受广大家长和师生来电来信。封闭的学校设立校园知心信箱,做好师生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运用积极心理学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居家网上学习的学校,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实际录制视频课,也可以利用正规网络资源,整理视频、图文资料安排师生和家长学习观看,做好心理防疫。

3、发挥局青少年心理辅导站作用。

局青少年心理辅导站积极发挥专业团队的力量,及时对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研、研判,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各单位开展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组织协调好专业人员公布咨询电话,做好电话咨询和线上咨询,常态化开通心理辅导站咨询热线,接受我县师生、家长的个体咨询辅导,组织心理援助团队,随时接受各学校和家庭的心理援助,助力校园及家庭教育心理问题的解决。

4、加强学生心理问题排查

各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通过观察、座谈、问卷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排查,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学生等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重点学生实施“一人一策”,制定必要的心理危机应急预案,及时干预辅导,必要时予以转介,确保心理危机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5、开展有益活动,舒缓心理压力

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艺活动,封闭的学校要组织主题班会、小型演讲比赛、阅读、才艺展示、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田径等体育活动,播放合适的影片等舒缓学生压力,放松学生心情;居家线上学习的学生,学校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线上学习特点,线上组织安排丰富的文体活动,务必做到劳逸结合,身心愉悦。

6、加强家校联系,畅通沟通渠道

学校通过电话、网络、班级微信群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召开线上家长会、举办线上家长心理健康讲座、写一封家书、进行亲子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了解心理健康常识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缓解家长心理压力和负担,用科学的方法建立亲子互动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7

课前准备:

一、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我们的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二、具体步骤:

(1)布置同学们课前复习归纳。

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三态是固态、液态、气态,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转化、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转化都已学过,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让同学们自觉体会和产生固态与气态之间是否会转变的疑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图书,收集有关人工降雨的资料,弄清人工降雨的常用方法、使用材料和原理等。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在学习了前面关于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之后,观察日常的生活中有没有固态与气态之间直接转化的过程,并做好记录、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培养同学们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最后在课堂上引导同学通过小组活动完成课本中设计的实验,并通过实验归纳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同时,再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前面讨论的现象和问题。然后,对学生收集的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并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4、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

5、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具、学具、实验仪器:

1、学具:收集的文字资料、实物、图片。

2、教具:实物投影仪、照片、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细线、碘

五、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3、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前学习的内容:

1、归纳前面所学的物态变化并了解其吸放热的情况。

2、查阅有关人工降雨的资料,了解其中的原理和涉及的物态变化情况。

3、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了解那些发生在固体和气体之间的。

4、与同学交流观察学习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并做适当的记录整理。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学指导、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3分钟)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属于凝固?

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学生1答:固态、液态、气态。

学生2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3答:如冰化成水、铁变成铁水等是熔化;水结成冰、油变成固态油脂、蜡烛油变硬等是凝固。

学生4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5答:蒸发和沸腾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温度条件不同;发生地点不同;剧烈程度不同。

学生6答:能;如: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雪花的形成等。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答案。

二、教学过程(35分钟)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

1、先装置好实验仪器

2、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4、棉线上析出的碘像什么?

5、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活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

(1)碘是怎样变成气体的?

(2)什么是升华?

(3)升华时我们必须给碘加热,这说明这是一个什么过程?

(4)什么叫凝华?它吸热还是放热?

6、课前同学们收集的物态变化中,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

学生活动:在锥型瓶中放入少量的碘粒,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学生观察:瓶底有紫色的碘蒸汽冒出,但没有看到液态的碘。学生观察:瓶中紫色的碘蒸汽消失,瓶中细线上出现针状碘固体,非常漂亮。

学生1答:像雪(人造雪)

学生2答: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学生3答: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学生4答:吸热学生答: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它是一个放热过程。

(说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小结(7分钟)

四、作业布置、教师引导:

1、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有关人工降雨的一些资料和图片。下面请同学们分别交流。

(1)在这种方法中涉及哪些物理原理和现象?

(2)人工降雨的第二种方法是什么?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

(3)人工降雨的第三种方法是什么?又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

2、除了人工降雨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升华、凝华,它们帮助人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1、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

2、归纳出物态变化的网络图或循环图。

(1)食物保鲜(2)舞台制造白雾(3)利用卫生球除虫

(说明活动鼓励同学们质疑、提问、补充,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多向思维。老师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或有的同学不太清楚的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使学生体会成功和帮助人的喜悦。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另外,通过对日常现象的观察和比较,使同学们体会到生活、物理、社会的关系,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服务的欲)

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一、活动:

1、过程

2、观察、记录现象

3、结论

二、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四、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及应用。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8

教材内容

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的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注意事项。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准备部分

一、配乐游戏:小渔网

方法:游戏开始,担任“小渔网”的&39;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其他同学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被触到者加入“小渔网”,等“小渔网”扩大到四人时,重新组成二个“小渔网”进行活动。以此类推,逐渐组成许多“小渔网”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

规则:

(1)“小渔网”不得松手触人。

(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触到论处。

二、熟悉球性

方法:球绕肘转、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要求:“鱼”要机智、灵活、勇敢。“鱼网”要动脑筋、协力、果断、快速。

二、组织:散点练习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要求:球尽量不要落地。

基本部分

一、运球:

A、高低运球,

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

C、左右手交替运球,

D、体前变向运球,

E、胯下运球,

F、急停急起运球。

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要求:原地和行进间交替进行。护球尽量眼睛注意前方。

二、抢运球

方法:在整个篮球场上进行。一半同学持球,另一半同学无球。游戏开始,持球同学在场内运球,在运球中要躲避无球同学的抢断,无球同学则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断球,一旦抢到球后互换。

规则:

A、无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

B、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或违例情况,按被抢断论处。重点:对球的控制与掌握难点:技术要准确熟练

三、原地二人一球传接球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四、原地二人一球运球、传球

重点:技术的衔接连贯

五、4人一球,行进间运球后传球

重点:弧线运球、跑动、双手胸前传接球。

六、4人一球,一人防守,三人传接球。

要求:双手传接球,进攻队员可运球移动,防守队员抢断球积极。

七、接龙传球接力比赛

方法:分两组进行,左右间隔2-3米,前后间隔4-5米,“接龙”传球20只球,以完成时间和成功率多少定胜负。

重点:传接球的快速能力和准确性。

一、组织:在篮球场内散点练习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二、组织:同上在球场内散点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要求:先进行一对一的“抢运球”练习,然后共同“抢运球”严格按照规则进行。

三、四练习的组织

教法:讲解、示范、纠错,教师巡视指导。

五、六练习的组织、七练习的组织。

教法:讲解、示范,练习,比赛。要求:先练习,后比赛。

结束部分

一、整理运动:伸展放松操1-4节。

二、小结,本课优缺点,收回器材。组织:散点,宣布下课。教法:听音乐,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备注,器材,蓝球,24个。

课的预计

1、练习密度:55%左右;

2、运动负荷:中上;

3、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

4、最高心率:180次/分。心率曲线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9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听到并不代表是正确的,要小心地听话,正确及谨慎地解读明白地表达才不至于产生误会。

2、使学生掌握倾听的正确方法。

适用对象

班级全体成员

活动准备

心理情景剧,没有五官的人头像

活动程序

一、热身引入

播放优美音乐创设情景,听后设问:你们觉得这音乐好听吗?听后有什么感受呢?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学会倾听的呢?

谈话:是的我们从婴儿开始就在学着倾听,听亲人的呼唤,听自然界的风雨声,听优美动听的音乐。倾听是人最基本的品质。但是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没能学会如何倾听。他可以听到儿童的笑声,可他感受不到儿童的纯真,他可以听到旁人的哭声,可他感受不到他人的悲苦。听是人类不学就会的本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倾听往往是所有沟通技巧中最被我们忽视的部分,当我们急于表达,各说各话的时候,倾听就往往被忽略了。

二、游戏:《悄悄话》

每10人一组,全班分成4组,老师给每组第一个同学看一句语音类似又富有意义的话,由第一个同学往后传话,传话过程中不能与其他人听到内容,请最后一位同学说出他听到的话。传话速度快而准确的小组获胜。

交流与分享:

1、你们小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什么?

2、做完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受?

三、小组活动:《你画我说》

四个同学上台表演,两人一组,其他同学在台下两人一组

活动规则:一个扮演盲人,一个扮演明眼人、

交流与分享:

1、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呢?

2、做完这个游戏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四、情景剧表演

在日量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需要有人充当倾听者,“听”似乎是件简单不过的事了,但果真如此吗?看看下面的情形,在你的身上是否也发生过?

(剧情内容:在课堂上,老师正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一个同学在发言,有两个同学不断的插嘴,争先恐后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让对方把话说完,在课堂上就和发言的学生发生争吵;同时,对待他人的发言,有一个同学,面无表情,看起来好象很认真,其实却没有任何反应;有一个同学手里转着钢笔,脸朝窗外;有一个学生面带微笑,摇头晃脑,还轻声哼着歌,不断地翻书,看手表。)

学生表演情景剧,表演完后学生谈谈:上面的情景中,作为倾听者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你还知道哪些不好的倾听表现?你是否有过剧中相似的经历?你有什么损失吗?结合实际生活谈谈。

五、学生谈谈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如:态度自然、友好、真诚、目光接触、不随便插嘴等。

六、学生练习

跟小组同学讲“一件让我难忘的事”。在你说时,体验一下良好的倾听方式带给你的感受;在你听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做个合格的倾听者。

学生谈谈学会倾听的好处,如:增长知识、得到别人的尊重、取长补短等。

七、教师总结归纳

当人们深刻地明白了倾听的道理,我们就会发现倾听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离不开倾听,工作离不开倾听,生活也离不开倾听。借助倾听,你可以知道智者的教诲,你可以领略文化的精髓,你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倾听吧,当我们能够沉静地坐下来,目光清澈地注视着对方,抛弃我们的傲慢和虚荣,微微前倾你的身姿,向对方投去鼓励的目光,那么你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10

一.教学内容:

安全常识和韵律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怎样预防运动损伤事故。

2、了解预防运动损伤及事故的要求,逐步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对科学锻炼身体有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知道动物模仿操的名称,动作方法。能随音乐节拍进行练习,发挥自己创编动作体会乐。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

使学生掌握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注意点。难点:使体育课上的安全意识在脑海里得到深化,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发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卡片、红五角星。

五.教法与学法:

1.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发现寻求答案。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去想象。

2.菜用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通过电化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并渗透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尝试与猜想和学生实际参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揭示课题。

①出示杂技图片,思考问题。学生大胆猜想,各叙己见。

②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2.学生看故事录象。

揭示问题:天鹅有危险吗?学生举例说明。教师归纳知识点:听从指挥有秩序。

3.教师提问:上体育课前对于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应采用什么方法?学生口答,教师加以说明。出示第二个知识点:身体不适停运动。

4.引导学生自己猜想:体育课上还有那些安全知识?学生讨论,各自发表见解。

5.验证与思考:电脑聪聪带了几个动画故事,里面讲的也是一些安全知识,想知道是什么吗?让学生自己选择看的顺序,出示解答、评比、总结。出示三个知识点:做好准备防扭伤,相互帮助学保护,检查器械再运动。

6.学生自己小结,学到什么知识?

7.室内活动:动物摸仿操。学生看录象,然后跟着进行分解练习。跟音乐完整练习。学生创编动作进行练习。

8.课堂小结: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得的五角星多。再次记忆学到的知识。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11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了解日本遣唐使及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理解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学生找出鉴真和玄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去认识历史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唐朝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中国当时在是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唐朝在与日本、印度的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二、教学难点: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佛教在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述、谈话、图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谁能讲述唐僧的故事?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和睦。这不仅促进了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对周围的国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二、讲授新课:展示《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弄清邻国的地理位置和水路陆路交通。

(一)、遣唐使来华

1、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节,他们往返于中日之间,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2、与学生一起分析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次数、作用等。

因这时唐朝正值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经济文化处于世界的先进地位,而此时的日本则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巩固的时期。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于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对日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再加上当时交通比前代有所发展,为双方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3、介绍为日中友好交流作出贡献的日本历史人物:空海和阿倍仲麻吕;空海在中国是怎样成为著名的学问僧的?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重要贡献?引用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来突出他们与晁衡的深厚友情。《送秘书监晁衡卿还日本》王维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李白的诗见书

(二)、鉴真东渡

看“鉴真坐像”图和“唐招提寺鸟瞰图”教师简介鉴真生平,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然后阅读郭沫若的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三)、玄奘西行

1、玄奘为什么要去天竺?

2、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

教师讲解:玄奘西游学佛和玄奘学佛后坚决回国的史实,以引导学生学习玄奘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执著追求和热爱祖国的精神。

三、巩固小结:教师简要对本节课内容作一小结。然后讨论两个问题

第一,唐朝与周边各国的交流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第二,学习本课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一: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大国,具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繁荣的经济、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而且唐朝实行较为开放的外交政策。

第二:学习玄奘和鉴真的优秀品质;认识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外交往可以促进双方的发展,从而联系现实认识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

四、学习与探究:

五、课堂作业: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四年多来数学学习的回顾,唤醒心中对数学的了解;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交流,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加强习惯养成教育,进一步明确课堂常规和作业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畅谈新学期新打算,让每个孩子都确定自身本学期的学习目标,从而引领学生发展。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难点:在具体操练中,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以及预习、上课及作业的习惯。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年半的数学,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也有自己的困惑。

课前准备

PPT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调整反思

【活动一:兴趣导入】(5分钟左右)

1.猜谜: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是什么?

2.数学趣题:

李玲上学需要5分钟,他早上7时30分起床,起床后要做以下事情:

上厕所:5分钟

电暖锅煮早饭:15分钟

刷牙洗脸:5分钟

梳头:5分钟

吃早饭:10分钟

他想在8:00到学校,他该怎样安排?

【活动二:畅所欲言】(10分钟左右)

1.讨论:1.数学是什么?

2.怎样学数学?

2.全班交流。

【活动三:新学期的展望】(10分钟左右)

1.展望:在小组里说一说新学期努力的目标,你准备怎样去实现它?

2.选出几位学生代表说说新学期的展望。

【活动四:新学期的新要求】(5分钟)

提出具体的新学期要求。

(1)实实在在做好预习作业。(尤其是对数学头疼的)

(2)踏踏实实上好每堂课。(倾听、思考比发言更重要,不要让大脑休息)

(3)认认真真做好每一次作业。(作业不在于多,质量最重要)

(4)当天的学习内容当天消化,如有不懂,不耻下问。

【活动五:新学期的免做单获得制度】(6分钟)

1.学生关于原有的奖惩制度提出自己的想法。

2.阅读新制度:每周免做作业评选,了解规则,提出疑问。

【活动六:送你一句话】(1分钟)

高斯:给我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的知识,而是不断地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地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地攀登。

【家作】给老师的一封信

内容(1)我眼中的数学(数学老师)

(2)我在数学上的优缺点

(3)新学期的努力方向

(4)对老师的建议、要求

→谜底: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

点拨:几分钟的时间并不长,但如果能利用它并能成为一种习惯,这些短短的时间就有可能成就一个人。”

→导入:和数学已经打了四年多交道,同学们眼中的数学是什么?我们怎样学数学?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

用一些关键词记录学生的话语。

→提示:学习需要自信,做事需要信念。

→好习惯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要想学好数学,除了保持我们已经养成的良好习惯,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为了鼓励同学们在数学上的努力、进步,上学期我们设立了一系列奖惩制度。本学期,你对这些制度有什么建议?或者有什么新的提议?

初中教案模板下载篇13

【课题】Unit1Myname’sGina.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并规范字母Ii-Rr.

2.识记本单元词汇:what,this,in,English,a,an,map,orange,jacket,key,quilt,pen,ruler,spell,please,etc.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对话中获取对方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如何礼貌的与他人交往。

【学习重难点】:熟练掌握本单元词汇及语言结构。

一、自主预习

【预习任务】:

任务一:写出下列汉语的英语形式。

名字__遇见__问题,难题__回答,答案__

第一的__最后的__

任务二:写出下列单词的汉语意思。

1.my__2.clock__3.nice__4.what__

5.your__6.hello__7.I__8.you__9.his__

10.her__11.name__12.are__13.is__

【预习诊断】:

1.选择题:

(1.)Katehaslost(丢失)__key.__asked__forhelp.

A.her,he,IB.his,he,meC.his,she,ID.her,she,me

(2)__plus(加)sevenisthirteen?

A.FiveB.SixC.EightD.Nine

(3)__ishername?

A.whoB.whatCwhereD.How

2.写出下列英语形式。

(1):电话号码??????__(2):早晨好__(3):下午好__

3.写出下列词的英语意思:

1).早晨__2).下午__3).晚上__4).谢谢__

5).名字__6).好的`__or__

【预习反思】:你还有什么问题吗?(Doyouhaveanyproblems?)

二、课中实施

Step1交流展示

Step2精讲点拨:What’syourname?你叫什么名字?句中的your可根据问对象换成his、her等物主代词。What’shisname?(翻译)__.

Step3Pairwork1:StudentA:What’syourname?

StudentB:MynameisMary.

Pairwork2:StudentA:Hello!I’mMary.

StudentB:Hi,Mary!I’mJim.

Step4Summary:1)向别人作自我介绍是通常用Mynameis+自己的名字/I’m+自己的名字

2)将下列单词分类I,he,my,his,her,she,it,its

人称代词:__

物主代词:__

三、作业:

满分:10分得分率:__

(一)、单项选择;

1.What’s__name?A.heB.IC.herD.you

2.__sheLucy?A.AmB.IsC.areD.be

3.__isLiLei.__Englishisgood

A.He’s;HisB.His;HeC.He;HisD.You;Your

4.下列有一个发音与其他发音不同的是__.

A.CcB.BbC.FfD.Gg

5.------What’yourname?----------__

A.YesB.ThanksC.TomD.Fine,thankyou

(二)、补全对话。

1.A:Howdoyoudo?B:__

2.A:__?

B:Fine,thankyou.

3.A:Goodevening,Frank!

B:__,Eric!

4.A:__,Dale!

B:Goodafternoon,Alice!

5.A:__?

B:HisnameisTom.

6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