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
教案使教师能够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本文为你提供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写作技巧和示例!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1
(北京版)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案彩笔绘画多美丽1课题14 彩笔绘画多美丽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前景色和背景色,并应用各种绘画工具。2.会画实心矩形、椭圆形。3.能根据需要调整“画纸”的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前景色、背景色的选取与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绘图需要,合理调整“画纸”大小。
教材分析:本课是从调整“画纸“大小,选取颜色、画实心图形三个方面由浅及深地介绍了画图软件的使用,学生兴趣浓厚,操作性强,效果明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新授
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绘画的兴趣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什么工具?想不想继续学习一、 设置“画纸”大小1.步骤:打开“画图”软件—单击“图像”菜单—“属性”——“单位”中单击“厘米”——在“宽度”、“高度”中分别输入数据——确定画图想……
2.【小窍门】:(1) 拖动鼠标改变“画纸”大小;(2) 利用流动条上下或左右移动“画纸”。3、巡视指导生小组操作
三、巩固练习
二、认识调色板1、讲解:调色板由前景色、背景色和颜料盒组成。1、 步骤:单击黄色,前景色为黄;右击红色,背景色为红。2、 想一想:选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方法有什么不同?3、 操作要领:画图形步骤:选择工具——挑选颜料——绘制图形4、 操作:画红色、工,黄色空心矩形三、画实心矩形、椭圆形步骤:(1)选择“矩形”工具(2)选择第二种样式—(3)设置前景色为紫色,背景色为绿色(4)按鼠标左键拖动(5)第“矩形”工具的第三种样式,拖动鼠标四、出示样图,引导学生练习画图讨论汇报小组操作操作练习实操练习
四、收获与体会
讨论与汇报板书设计: 彩色绘画多美丽 设置“画纸”大小——认识调色板教学札记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2
画方形和圆形图形
教学目标:
1.学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
教学难点:“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
提问: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
教师指工具,学生口答
二、新课导入
1、出示图例: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出示:其实许多规则的图形
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则图形”(投影出示课题)
三、新授
1、教学“矩形”画图工具
(1)教学画长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
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矩形。
(2)教学画正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按下Shift键后,再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正方形。
③当正方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正方形。
2、教学“圆角矩形”画图工具
圆角矩形的画法同画直角矩形的画法方法一样,只是“圆角矩形”画出的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圆角的。
3、教学“椭圆”画图工具
(1)教学画椭圆
引导:画椭圆和画矩形方法是相同的。请学生讲一下操作步骤
(2)教学画圆
说明:画圆方法和画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可以怎么画?
4、教学“多边形”画图工具
操作步骤:(师生讨论得出)
教学画45度和90度角的拐角。
5、教学画一幢房子。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布局,提问:图形的组成以及每一部分是什么图形,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实现?
(1)画房子的主体,用矩形工具
(2)画房子的门,用矩形工具
(3)画房子的窗户,用圆角矩形工具
(4)画房顶,用多边形工具
(5)画烟囱,用椭圆工具
四、练习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画图工具?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3
第1章 绪言
〖单元概述〗
本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信息及其特征,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初步感受信息文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标准〗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了解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媒体;通过生活实例具体说明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了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列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技能性目标
能快速在图书馆或向家长获取信息;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学生,应提高上网查询的速度。
◆情感性目标
交流讨论信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感受信息文化;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信息的概念: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生:(举例)
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媒体之用)
师:刚才大家都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
(应用ppt演示文稿)
师: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师: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刚才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
生:(区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媒体)
师:(将例子按照信息、媒体有规律地排列)
例如: 信息 媒体
书中记载的内容 书
天气预报 广播
师:信息的媒体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有四种:文本、数据、声音和图像等等。看看黑板上罗列的都属于哪一类型?
生:(将举例的媒体按照其类型分类)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
师:刚才我们都列举了很多信息,也了解了哪些是信息,哪些是信息的媒体。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归纳一下信息有哪些主要特征呢?同样,也举1~2个例子。
师、生:信息的主要特征是:可开发、存储;可传递、共享;可处理、再生;可利用、增值。
三、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师:刚才我们着重介绍了第一节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应用ppt演示文稿)
师: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
师:信息技术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五次革命,请同学们查看教材,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生:第一次语言的产生;第二次文字的发明;第三次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师:在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中,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在每个历史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个活动。
说明:建议以2~3人为一组(同桌),根据分析表完成活动。
〖所需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设备:学校一般采用专线、宽带、电话线等连接方式接入因特网,计算机中的浏览器一般选internetexplorer(简称ie)。
学生:学会基本的网络搜索技术。
教师:各种教学用的记录表及评价表,如分组调查表、周边图书馆推荐表、相关网站链接表、分析表、作品引用记录等。
〖活动安排〗
l 活动主题:分析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
l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分析表。
l 活动步骤:
(1)在课堂中完成分组,并确立组长和组员的分工
(2)每组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查询方式(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查找)查找相关资料
(3)整理并交流
〖对不同起点的学生〗
1.需要帮助的学生:
与学生一起查找资料,或事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助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章的知识点。
2.可以提高的学生:
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信息,并通过生活实例来反映信息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4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
1、通信技术的应用
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三、小结:
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练习: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
什么是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5
画线
教学目标:
1、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
2、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
教学重点:曲线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鼠标器进行熟练地画图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引入画线的常用工具如果要画线,可以用使用工具箱中的(铅笔)、(直线)(曲线)等绘图工具。
二、新课教学
1、教学画直线和任意曲线
教学画直线
下图是一条直线,若要在屏幕上画出来。我们可以单击工具。这时指针变成“+”形状。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按下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起始点,再拖动至另一点。放开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终点。于是一条直线就画出来了。
(2)教学画曲线
下图是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用工具箱中的画出来的。这种画曲线的方法是:单击工具箱中的,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并按下左键,作为曲线的起点再拖动到一点,放开左键,一条曲线就画出来了。由于用画出来的是用意曲线,再加上拖动时又不易控制曲线的形状,因此,画图时较少使用它。
(3)、教学画曲线
单击后先在画图区内按下照画直线的方法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将指针指向直线的某一位置,再拖动直线,使直线弯曲,
调整曲线的形状,直到满意为上止。
2、教师示范画线,利用工具箱中的画线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
(1)在选用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时,工具箱底部的工具状态选择器中出现了如上图所示的几条粗细不同的线条,供我们选择。
(2)请你分别选择工具箱状态选择器中粗细不同的线条,在计算机上画出直线或曲线。并想一想,这些线条有什么作用?
三、练一练,用工具画图形。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什么?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6
信息技术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第一课《flash5简介》
学习目标:1、学会启动flash的方法
2、认识flash工作界面
3、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
4、学习制作简单的动画
重、难点:认识flash的工作界面、学习制作简单的动画。
时间安排:讲练25-30分钟;自由练习15-20分钟。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看电视最喜欢看什么节目呀?
对了,很多同学都喜欢看动画片。比如说《米老鼠和唐老鸭》、《西游记》、《葫芦娃》等等。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精彩的动画片,这段动画与我们前天开展的活动是有关系的。因为前天刚好是什么日子呢?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1周年的日子。
那么,这么精彩的动画是用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是的,用计算机做出来的。那是用什么软件做出来的呢?用我们以前学过的wps、word能做出来吗?不能。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一个新的软件《flash5》。(最新版本是flashmx2004)
二、新课
1、flash的特点
flash是一个功能强大、简单易学的网页动画制作工具。用flash制作出来的动画不但占用的空间小,而且动画品质高,不管怎样放大、缩小,它都清晰可见。
flash动画的迷人之处还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点击按钮,选择菜单来控制动画播放,甚至可以制作成小游戏。
正是有了这些优点,使得flash在网络上非常流行。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flash5的使用。
2、启动flash5。
①单击“开始”→“程序”→“macromediaflash5”→“flash5”即可。(叫学生上台操作)
启动后将出现flash5的编辑窗口。
3、flash5编辑窗口的介绍
菜单栏
常用工具栏、控制工具栏(动画播放的控制工具栏)
绘图工具栏(放置了各种绘图及编辑工具)、辅助选项
图层区、时间轴(可以设置动画的播放状况)
浮动面板(可以用来控制各种设置)
编辑区(可以直接在这里绘图或摆放一些图片、文字、按钮、动画等进行编辑)
视图比例、状态栏(显示所选的工具等状态)
4、试一试:教师先隐藏常用工具栏、控制工具栏和状态栏,要求学生显示出这三个菜单栏。
(选择“窗口”菜单→“工具栏”→“主要栏”、“状态栏”和“控制栏”。)
5、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
①先出示5张静态的连续图片,再出示5张图片所组成的动画。
② 得出结论:动画是将一张张静态的图片,通过软件连续的播放产生影像的动态效果。
③ 其原理是:因为单张图片快速而且连续的播放,会让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暂留”的现象,我们会感到图片中的物体正在动作,而flash就是采用这种原理制作动画的。
6、简单动画的制作
①提问:如果动画中的每张图片都要用手工去画,那将会怎样?(工作量会很大)而flash5有一个强大的功能,那就是……?对了,它会自动建立动画动作。
② 现在我们一起用flash5来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
例:5-1、让一架飞机在屏幕上飞过。
步骤1:“窗口”→“共享图库”→“movieclips影片夹”,打开“动画影片图库(是flash5特有的资料库)”。
步骤2:选择图库中的“biplane”,用鼠标将飞机拖到编辑区中的左边。注意:这时在时间轴中的图层1的第1帧中会出现一个实心的黑点,这就是关键帧。
(补充解释:p127“读一读”。)
<时间轴中的每一个小格子称为“帧”,帧有两种形式:普通帧和关键帧。普通帧上的图片与它前面相邻关键帧的图片相同并以空心方块为结束标记,关键帧是以实心黑点为结束标记,动画图片一定要创建在关键帧上。
图5-4是一个由“a”变成“b”的动画示意图,我们只要指定动画的开始为“a”和结束为“b”两个关键帧,中间变形部分就由计算机来完成。动画:a→b。>
步骤3:在图层1的第10帧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件关键帧”。并用鼠标将飞机拖到编辑区的右边。
步骤4:单击图层的第1帧,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创建动画动作”。在时间轴的第1帧至第10帧会出现一个箭头樗。
步骤5:单击控制栏中的“播放”按钮,可以看到飞机从屏幕的左边飞向右边。也可以按ctrl+enter键,来看看动画的测试效果,要退出测试画面,单击窗口右上方的“关闭”按钮。
③ p128“读一读”和“试一试”。
(“读一读”:关于图层“layer”的概念,形象地说,图层可以看成是叠放在一起的透明的胶片,如果层上没有任何东西的话,你就可以透过它直接看到下一层。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层上编辑不同的动画而互不影响在放映时得到合成的效果。使用图层并不会增加动画文件的大小,相反它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安排和组织图形、文字和动画。图层是flash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制作复杂的动画时,我们通常把动画角色单独放在一个图层里,这样相互不会影响,编辑修改也很方便。)
补充:先新建好图层1,并在上面画一个矩形,要学生上来新建一图层2,并在上面画一个圆形。
7、保存文件。
① 单击“文件”→“保存”或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
② 注意:flash文件的扩展名为“.fla”,生成的动画文件的扩展名为“.swf”。
8、推荐几个flash制作的网站:
如:闪客帝国
闪客中国
动闪部落
三、上机实践:
1、flash5的启动。
2、在flash的共享库中找到“fishmovieclips”,这是一条鱼。请创建动画动作让它游来游去。
(提示:如果需要调整鱼的方向时,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旋转”按钮,就可以用鼠标来调整方向。)
3、自由练习。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7
第一课 欢迎新朋友——“microsoftword”
教学目标: 1、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2、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和使用。
3、掌握word的文档的新建保存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在实践中能运用本课知识初步使用word进行基本文字处理操作。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难点: 1、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2、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电脑室 软件:word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导言
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学习计算机在文字处理这方面的应用,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是工作在windows98环境下的word。
提出问题
了解有关word知识。
如何启动word?
认识窗口的组成?
如何新建word文档?
如何输入文字?
如何保存word文档?
如何退出word?
活动过程
1、备注:学生根据问题看书自学(提出问题任务驱动)
2、启动word让学生示范:(广播教学)
(1)直接启动 (2)从菜单启动(3)快捷方式
根据以前所学的画图的知识归纳出启动word的方法。练习启动word
学生练习:用以上两种方法启动word
提示:启动word还可以用桌面上的快捷图标
3、认识word窗口
(1)学生自学:看书
认识各部分名称:教师用教鞭标出窗口各部分位置,学生说出其名称(广播教学)
(3)认识各部分作用:教师对各部分作用做简单示范及说明
标题栏:改变文件名,让学生体会到它是用来显示出当前的文名
菜单栏:点击各菜单,让学生看看各下拉菜单内有什么内容,并示范其中一两项。
工具栏:点击各工具栏,注意与菜单栏作比较。
标尺:调出标记,并用其对页面作一些简单调整。
编织文章的页面:在页面上示范输入几个汉字。(叫个别学生示范)
滚动条:拖动滚动条,并提示学生与上学期学的画图软件中的滚动条作比较。
状态栏:改变当前光标位置,让状态栏上的数值发生变化,以说明其是用来显示当前状态的各种信息的。
4、word文档的新建
演示并讲解:当我们启动word时,系统会自动建立一个空文档,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新建文档演示建立的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总结出新建文档的方法: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及利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并按步骤操作
在文档中输入文字
演示并讲解:当插入光标在编辑区中闪动时,我们就可以在word中输入文字了,利用键盘我们可以输入“英文”要输入汉字,需要先启动汉字输入法,我们在前面的第五课、第六课已学过了,可以把这些知识运用到word中来。(边讲解边演示)
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组织材料练习输入文字。
保存文档
演示并讲解:在word中的文档可以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保存的方法和我们在画图中所学的大致相同: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或另存为命令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名字,最后单击保存按钮。
学生把刚才输入的文件保存起来。注:word文件的扩展名为.doc,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来保存。
退出word
讲解:退出word的操作步骤与退出画图程序的操作相同:单击word窗口的关闭按钮或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学生实践操作退出word注:如果文件修改后尚未存盘,在退出word时会出现提示是否存盘对话框
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word的启动、退出、文档的新建、保存、窗口的组成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在记住知识的基础上要反复练习至熟练。
操作练习:
1、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启动word,记住步骤;
2、文字输入练习
3、word启动和退出,文档的新建和保存。
教后小记: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8
课题:4.3制作调查表
一、学习目的:
1、让学生了解表格的用途和基本的制作方法。
2、让学生了解制作、调整、修饰表格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调整表格大小、选定表格、“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平均分布各列”“对齐”按钮的功能、表格居中的方法。
4、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会并强化“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看书或互相讨论或查看帮助、询问老师)→“消化吸收”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表格的选定、工具栏的使用。
三、学习用具: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方法:启发,实践式。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前景引入:
我们已经见过了很多生活中的表格,最常见的是课程表和记分册,而家里人的工资表,统计表大家都是见过的。而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表格的制作。
表格的制作共三部分,分别是制作调查表→调整调查表→修饰调查表。本节内容要探讨怎样制作、调整、修饰调查表,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2.探索新课:
⑴打开word软件。
⑵插入表格(6×6)。
⑶输入文字。
⑷制作斜线表头。
⑸调整大小。
⑹选定整个表格。
⑺打开“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⑻平均分布各列。
⑼表格居中。
⑽“对齐”中的“中部居中”使文字居中。
⑾选定相应的表格并设置底纹颜色。
⑿修改文字的字体和大小。
⒀修改边框的线型。
⒁使用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⒂保存退出。
要点提示:
a、注意第(6)步表格的选定,以下的操作皆在选定状态下进行;
b、注意打开和关闭“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的方法;
c、若操作错误,记住使用“撤消”按钮退回一步。
3.[学生操作并指导答疑]
个别学生可能出现的操作问题:
①为什么改变表格宽度后表格会变高?
答:(引导学生分析每行中文字的行数)结论:由于单元格变窄,文字可能会出现自动分行,但进行到“平均分布各列”后一般会复原。
②找不到“平均分布各列”按钮?
答:工具栏没有打开,怎样打开可参阅课本内容。
③做不出“居中”和“中部居中”效果?
答:表格的选定状态已除去,应重新选定。
4.[总结问题]
中途停止操作,总结个别同学的问题,防止类似的错误。
5.[恢复训练并指导]
6.[引申]
提出问题:
a.怎样改变行高?
b.怎样选定一行或多行、一列或多列、一格或多格?
c.表格全选有没有其它方法?
d.“常用”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与“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中部居中”按钮的区别?
e.怎样使表格处于整篇文档的左边或右边,怎样调整表格中文字的上中下、左中右的位置?
f.“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其它按钮的<平均分布各行、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对齐中的其它选择、套用格式>的效果。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a.看教材;b.相互讨论;c.查看帮助d.课后查资料。
7.[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8.[本堂小结]
本堂课主要学习了制作、调整、修饰表格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发散、引申,自己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9.[课后作业]
a.继续弄清“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按钮的效果。
b.怎样移动表格?
c.怎样插入行或列?怎样删除多余的行或列?
d.结合键盘上的Ctrl或Shift或Alt键拖动表格线,总结一下效果。
e..做一份课程表并调整。
10.完成课后练习。
七、学习信息反馈: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9
一、教材分析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相关的使用经验,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然而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因此,课前准备好一些说明资料,把活动的安排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实践与竞赛中学会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过程,认识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软件:ocr软件。
2.硬件:手写板,扫描仪。
3.其它:在线翻译、人机对话网站资源,各个探究活动资料,教学课件。
4.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现“亚特兰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机大战”和“残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动画”;船长(教师)和机器人小书引领学生进入太空船,出发到“亚特兰蒂斯”星球,进行太空之旅。
【设计意图】构建情景,展现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操作探究
机器人小书告知大家,距离目标星球还有25分钟,在这段时间要完成三个任务和一个游戏。
任务1——人机对话
利用中英文学习网站,与机器人eliza或小布进行对话,将对话内容记录到表中,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任务2——电脑翻译助手
利用在线网站对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体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任务3——文字识别进行时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利用ocr软件对四张图片(纸张平整,纸张褶皱、报纸、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图片)进行识别,完成探究活动并提交。探索活动需在10分钟内完成,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探索过程中可求助操作辅助员或小组其他成员。
(学生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探究任务,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小组长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与意识;培养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利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增加概述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难点】
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展示地球与宇宙、中国与外国、生物与外界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细胞的结构图,提问:
(1)地球与宇宙的边界是什么?
(2)中国与外国的边界呢?
(3)生物与外界环境的边界呢?
(4)细胞与外环境的边界呢?
(过渡语)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环节二、新课教学
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首先要把细胞膜与细胞的其他组分分开,怎么样获得细胞膜呢
(一)细胞膜的成分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学生思考要制备细胞膜,应该选择什么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呢?PPT呈现植物叶肉细胞、神经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图片?请学生选择并说明原因,之后PPT呈现人体正常的红细胞,人的圆涨的的红细胞和人的涨破的红细胞图片
(2)确定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那又该选择什么方法制备细胞膜呢?PPT呈现3种方法:①用针扎破,让细胞的内容物流出?
②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
③细胞内的物质是由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既可得到细胞膜。
(3)确定了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该如何做实验呢,学生看教材“实验”这一模块,思考总结实验步骤,并在大屏幕呈现人正常红细胞和光镜图片和人部分红细胞已涨破的光镜照片。
思考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2。细胞膜的组成
(1)PPT呈现材料:①19世纪末,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②人的消化液中含有很多能够水解蛋白质的物质,用这种物质处理细胞膜,会使细胞膜分解。学生阅读这两段材料得出结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环节三:总结与收获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堂课重要知识:制备细胞的材料、方法;细胞膜的成分
作业:细胞膜具有怎样的作用?学生课下预习并查找资料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11
认识多媒体
【教学内容】
1.认识媒体
2.认识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
3.认识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标】
1.了解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2.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媒体技术
难点:多媒体技术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室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
1.与声音媒体有关的信息技术
收音机、CD播放机、MP3、电话、手机
2.与声音、图像媒体有关的信息技术
电视、电脑
3.文字媒体应用
4.图片媒体应用
5.多媒体应用:“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动画模拟
二、探究活动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人们已经与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通过媒体进行表达,传播和学习知识
三、活动主题:体验媒体应用
1.认识媒体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我们通常所说的“媒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移动硬盘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传播形式),如文字、图片、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
2.认识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不是各种媒体简单的符合,也不是一种新的媒体。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字、图片、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形式的媒体融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操作的信息技术。如电影特技、视频编辑、仿真游戏、MTV特技制作等,都是多媒体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实例。
3.认识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能够对文字、图片、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不仅能处理文字、图片之类的信息,而且还能处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媒体信息。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12
1,文本的选定、复制与移动(1)
课题:3.3.3文本的选定、复制与移动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目标:
2,excel(1)
excel基础知识 教学设计思想: 首先把学生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表广播,并且说明总分、名次都是由excel自己算出来的,吸引学生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我们前面学习了word,大家都知道这是microsoft公司的产品,今天我们学习的excel也是microsoftoffice组件之一,被广泛
3,插入图片(1)
第一课 图片的插入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插入图片和修改图片格式来美化文章2、操作技能目标:学习从文字处理软件知识中归纳文档排版的规律,尝试应用己知的规律去对较复杂的文档排出符合版式要求的图文混排文档。3、情感目标:通过分小组团结协作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1、插入剪贴画或图片文
4,《快乐的小作家--Word(C)》电子教案(3)
教材:全国计算机考试(少儿NIT)指定教材教案设计:初一年级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显示方式教学目标 认识WORD的四种视图认识WORD的不同显示方式学会同时显示两个WORD文档教学重、 难点四种视图与两种显示方式
5,“资源管理器”简介(1)
第十七课时:第十七课时:“资源管理器”简介教学重点:继续了解“资源管理器”程序中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略)引入新知: “资源管理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管理磁盘文件,包括建立文件夹、复制、移动、删除、查找文件或文件夹及重命名等。讲授新知:板书:一、建立新的文件夹讲
6,计算机网络简介(1)
课题:计算机网络简介 教学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7,用FrontPage2000快速制作动态按钮(1)
用FrontPage2000快速制作动态按钮 教学目标 :制作出动态按钮你一定看到过很多网页上的动态按钮效果,一般而言实现它需要后JavaScript(或VBScript)网页脚本语言支持,对于只懂使用初级的“所见即所得”网页编辑器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现在我们就来学一学制作动态按钮的“傻瓜式”方法。我们以制作一个
8,使用帮助第四节文件系统(1)
第二章第三节使用帮助 第四节文件系统教学目标 :1、掌握如何在“开始”菜单,应用程序中获得帮助;2、什么是文件?文件名的组成;3、扩展名的作用;4、文件夹(子文件夹)、驱动器概念及作用。 教学重点:1、
9,欢乐课堂,信息技术第一课(1)
背景:信息是一个比较抽象概念,如果何在学习之初引领学生较好得把握信息的的特征,体验到信息对我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并能较快地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科意识,这作为新课标实验教材的第一节课来讲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针对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一课,我进行了本次教学实验。本次教学以快乐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充分开展师生交流,一起讨论信息的概念、特征,和本学科的学习意 义
10,修饰表格(5)
课题第10课 修饰表格课时1教学目标 1.总结表格工具栏的命令按钮的作用2.表格外边框设置、行列设置的不同;3.表格底图和表元底图的不同操作4.运用于实际操作中重点、难点1.相似结果,找出不同操作
1,《文字的修饰》教案(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文字修饰方法,能对字体、字号、字形、颜色以及修饰效果进行设置。(二)技能目标: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并能制作出比较漂亮的文件。(三)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勇气,善于听取借鉴他人之长,并尊重别人意见的情感。(四)态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辨别的接受别人的意见
2,走进网络教室(6)
第1课 走进网络教室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电脑的外观。2.了解Windows桌面和桌面背景。·技能目标1.掌握开机的方法。2.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单击和右击。3.通过设置桌面背景,来熟练鼠标的操作。4.会安全关机。·情感目标通过始学教育,了解有关进入网络教室纪律和卫生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白
3,WINDOWS98资源管理器教案(12)
WINDOWS98资源管理器教案第三节windows98资源管理器(教案)(第二课时)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资源管理器的结构;通过资源管理器掌握利用左键和右键的拖动完成文件及文件夹的复制和移动这两个操作;能分别使用左键和右键进行这两种操作,且能区分左键和右键的不同。2、能力目标: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4,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20)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2章PC系列计算机 第3章中文Windows98基础 第4章文件管理和资源管理器 第5章中文Windows98附件工具
5,excle教案(50)
《EXCEL函数》教案设计 课题函数的使用课时1教材北师大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电子表格与多媒体制作)第四课。教材通过实例讲解了EXCEL电子表格中求和函数、求平均值函数,最大值函数和最小函數
6,查找与替换(6)
科目计算机课题《查找与替换》教师高海民年级四年 级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查找字或词的操作;掌握替换字或词的操作。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3、创新目标:理解计算机操作的思想,自己编辑一篇的文章
7,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8)
第一节 WORD基本操作 教学目的: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启动与关闭,掌握汉字的输入方法,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汉字的输入方法;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 1、
8,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5)
课题: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模板的使用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1.了解设计模板的;概念2.了解模板的种类3.掌握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的方法教学重、难点:背景设置、修改配色方案、学会使用“帮助”教法、学法:讲演辅结合教学程序模板:分为设计模板和内容模板
9,网页中插入图片(5)
10,初识计算机硬件(13)
初识计算机硬件教学目的:1、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件特点、功能及其基本工作原理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1、微机各部件与其功能的对应关系2、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教学难点 :如何形象地说明微机部件与功能的对应关系课
1,微型计算机基础(5)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组成结构;知道五大部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结合练习过程中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及五大部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结合实物、课件,讲述与操作相结合。【课型设计】通
2,初识windows98(5)
初识Windows98一、硬件认识: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二、开机先打开显示器电源,再打开主机电源。三、本节任务:1、鼠标的操作:移动、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右拖。2、任务栏的操作:①高度调节:用鼠标拖动任务栏的边,可以改变任务栏的高度。②位置变化:用鼠标拖动任务栏可以改变任务栏的位置,可以置上、置下、置左、置 右
3,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7)
主题: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4,初识PowerPoint2000(5)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PowerPoint2000,学会启动PowerPoint2000选择幻灯片版式的方法。2、 学生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的方法。3、 学生理解建立新幻灯片和插入幻灯片的不同命令。4、能用PowerPoint2000制作两页幻
5,运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5)
运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 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 累计课时:8 [学习目标]: 1、掌握插入图片,学会简单修饰图片的格式。 2、掌握插入艺术字。 3、掌握插入文本框,学会简单修饰文本框的格式。 4、学会总结一定的操作规律。 5
6,下载信息(5)
一、教材分析:《下载信息》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50课内容。此课是在学生已学习掌握了浏览器的使用及如何利用中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网站后,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在互联网中查找所需的网址,将所需要的网页上的图片、文字等材料下载到本计算机上的方法,操作性技能比较强。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簡單
7,认识Word(7)
认识Word课题:《认识Word》课型:新 授课时:1课时授课人:郑祖彬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的方法。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和使用。掌握Word的文档的新建保存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在实践中能运用本课知识初步使用Word进行基本文字处理操作。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研
8,WIN98的桌面与窗口(6)
9,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7)
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目的: 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学难
10,认识WINDOWS(5)
芦溪县首届信息技术学科优秀教案评选参评教案 课 题:认识Windows(启动与关闭计算机)授课人:蔡淑华课 时:1课时学 校:麻田中学授课地点:电脑室 教 案课题认识Windows课时
1,制作调查表(5)
课题:4.3 制作调查表 一、学习目的:1、让学生了解表格的用途和基本的制作方法。2、让学生了解制作、调整、修饰表格的方法。3、让学生了解调整表格大小、选定表格、“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平均分布各列”“对齐”按钮的功能、表格居中的方法。4、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会并强化“发现问题”→“寻找答案”
2,《创建图形元件》(5)
创建图形元件》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识FlashMX中的图形元件,培养学习兴趣,并渗透美育方面的知识。技能目标:学会创建图形元件,能根据自己的作品建立图形元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组合自己的图形元件。认知目标:了解图形元件的概念,初步掌握新建图形元件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
3,画一棵苹果树(15)
画一棵“苹果树”授课人:姜颢一. 教学要求通过“画图”软件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Windows中使用软件的一般方法。二. 重点和难点1、
4,制作一个多媒体贺卡(5)
【课题】制作一个多媒体贺卡【课时】1课时【教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材分析】本课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介绍了制作多媒体贺卡的全过程。本课综合了第3单元和第4单元的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等多种媒体融合倒word2000文件中,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教学思路】教师向学生展示多种贺卡(实际
5,计算机教案2.txt(9)
图文混排 教学目的:学习图像、文本框的插入以及艺术字的制作,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教学重点:图像、文本框的插入以及艺术字的制作;图文混排的技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 :一、艺术字的插入
6,电子之超级链接的制作(7)
电子演讲稿的超级链接制作(教案)教学目标 :让学生充分动手,学会利用动作按钮和设置标记来展示文稿的交互功能,学会建立有交互功能的“我的学校”展示文稿;并且知道如何利用ppcentrl.pps文件自学其他更多的课外PowerPoint强大功能;能为校庆45周年修改电子贺卡。 教学过程 :1.
7,WORD教案(10)
第一章 信息技术简介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社会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
8,数据库综合练习(5)
教学目标 :1、认知要求: (1)熟练掌握数据库建立 (2)熟练掌握数据的查询 (3)理解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2、操作要求:使用ACCESS2000完成一次数据调查处理的全过程3、情感要求:参与调查积极主动 &nbs
9,美化你的文章(5)
科目计算机课题《美化你的文章》教师刘莉年级四年 级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设置字体,字号,自形,设置各种颜色,设置字符对齐方式等操作,学会美化文章。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3、
10,窗口里的小编辑(6)
科目计算机课题《窗口里的小编辑》教师高海民年级四年 级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选择文本的操作;掌握复制文本的操作;掌握粘贴文本的操作;掌握剪切文本的操作;掌握插入文本的操作。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13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信息社会
课 题
信息与信息社会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发现身边的信息,来归纳什么是信息,以及它的含义与特征;
2、通过学生自己发现身边常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工具,再讨论哪些主要用于采集信息?哪些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哪些只能单向传递信息?哪些能双向传递信息?哪些用于处理信息?
情感目标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教学重点
信息的含义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辨别信息的真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媒体使用
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同学们,这是我们信息技术的第一堂课,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信息技术吗?信息是什么?那么让我们一起愉快的上完这节课,大家就都明白了。
听课
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兴趣
分组讨论
1、布置任务〕每四人一组,讨论你认为身边有哪些信息,并记录下来,写在笔记本上(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
2、 [提问]请各组派代表到前面写出本组认为的信息?
小组讨论: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4分钟)
学生到前面写出“信息”
合作式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屏幕广播
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
1、 我们身边的信息到处都是,例如:清晨,我们听到的闹钟的铃声,获取了“时间到了,该起床了”的信息,便会起床,打开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获取了与今天天气有关的信息,便可以决定今天需要穿多少衣服,出门时是否要携带雨具,在去学校的途中,交通信号灯提供了信息可以用来控制路上行人与车辆的停和行;到了学校后,在教室学习,在图书馆阅览或在计算机房上网,我们又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总之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2、那我们看看同学自己写的信息有哪些呢?
3、信息载体: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信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例如:在打开收音机听天气预报,听到的信息是借助电波进行传递、存储和交换。那么电波就是载体的一种。
4、〔提问〕请同学说还有哪些载体?
(语言、文字、图形、声音、数字、图像、影像等)
5、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体或媒介。
6、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对事物的状态、特性和运动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客观描述。(载体所传递的内容就是信息)
思考信息
找小组成员朗读自己所写的信息
思考信息载体有哪些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
引领学生找自己身边的信息
引领学生找出信息的载体
引入内容
1、同学们请欣赏一下短片中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提问:①信息有哪些基本特征?
②什么是信息技术?
③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观看短片
思考问题
通过观看影像,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多媒体投影及音响
分组合作
快速阅读书上的信息技术内容,找出信息技术的概念,通过观看短片,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说说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并记录在笔记上)
分组合作回答问题
培养协作精神
教师总结
1、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分析、加工)、传递和利用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简称it)。
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3、信息的基本特征:①信息具有可传递性;②信息具有可共享性;③信息具有依附载体且载体可变换;④信息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和时效性。
4、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①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②方便了人们的交流;③改变了众的工作和生活方式;④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思考
解决学生归纳的不全面的问题,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
屏幕广播
分组讨论
1、[布置任务]分组讨论你所见到的信息获取工具有哪些?它们哪些主要用于采集信息?哪些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哪些只能单向传递信息?哪些能双向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工具有哪些?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
2、[提问]请各组派代表到前面写出本组认为的信息获取工具?
小组讨论: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4分钟)
学生到前面写出“信息获取工具”,本组其他成员说出它们哪些主要用于采集信息?哪些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哪些只能单向传递信息?哪些能双向传递信息?
发挥集体的智慧
屏幕广播
教师归纳
1、常见的信息获取工具有: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电话、传真、电视、收音机等;
2、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主要用于采集信息;电话、传真、电视、收音机主要用于传递信息;电视、收音机只能单向传递信息;电话、传真能双向传递信息。
3、处理信息的工具: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学生思考
完善学生的知识
屏幕广播
引入内容
1、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为我们益智广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不过面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上信息,我们的辨别和自律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请欣赏短片,找出短片中出现的现象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
观看短片
思考问题
通过观看影像,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多媒体投影及音响
分组讨论
1、写出不良现象与正确现象
2、你自己存在这些现象吗?有哪些?
3、说说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4、中学生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各组选代表到前面说出自己认为的好现象和不良现象以及我们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集思广益
屏幕广播
教师讲解
1、给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自己写的与其一样吧?作为青少年应该严格遵守公约。
2、 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①信息泛滥和信息污染;②信息犯罪;③不良信息的传播范围广、传播方式更加隐蔽,可能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3、 今天的中学生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①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②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③养成健康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④遵守信息法规。
学生思考
弥补讨论的不足
投影
课堂小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
总结本课的收获
强化所学知识
屏幕广播
课件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鼠标,知道鼠标由左、右键及滚轮组成。
2.掌握鼠标的移动、单击、拖曳、双击四种操作方法,并能将这些操作灵活运用于计算机操作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紧张刺激的游戏,熟练掌握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计未来小鼠标,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种鼠标操作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鼠标的移动、单击、右击、双击、拖曳的操作。
教学难点
鼠标的双击、拖曳操作。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情境导入、任务驱动、演示、讲解、启发等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它也是电脑家庭的成员,上一节课时我们还跟他见过面呢!大家看看它是谁?(课件出示:精灵鼠自我介绍)
2.哦,原来老师带来的新朋友是鼠标啊,小朋友现在可以摸摸你们电脑桌上的鼠标,和这个小朋友亲热亲热。
3.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新朋友,急切地想了解他,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现在就可以请教精灵鼠,谁来提问?(引导学生提问:鼠标是由几部分组成的?鼠标的操作姿势是怎样的?鼠标有什么作用?等等)
4.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和小鼠标交朋友,一起去认识它、了解它、使用它,我们来把课题读一读。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一)鼠标简介
演示课件
1、观察鼠标的正面看分类:通常的鼠标有两个键(如图一),也有三个键的(如图二),目前我们最常用的是中间带有滚轮的(如图三)。
观察你的鼠标,它属于哪一种呢?
通常我们把这两个键称为什么?
演示课件
观察鼠标的背面看分类: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光电鼠标器和机械鼠标器。
请同学们观察你的鼠标又属于哪一种呢?
(二)学习掌握鼠标的姿势
1.下面请小朋友听听鼠标的自我介绍吧。(课件出示精灵鼠自我介绍2)
2.听了精灵鼠的介绍后,你们还有什么补充吗?(指名回答:我发现鼠标的左、右键之间还有一个滚轮)
3.你观察得真仔细,老师告诉大家,这个滚轮是在看网页及各类文档的时候派用场的。
4.其实老师早就知道我们班级很多小朋友家里都有电脑,有些小朋友说不定早就在家里跟精灵鼠交上朋友了,谁愿意做小老师,向大家示范一下掌握鼠标的姿势?(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5.你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听明白了吗?请你拿起你的鼠标吧,不会的小朋友可以请教同学,或者认真看看书上第5页握鼠标姿势这段话。(学生自学拿鼠标)
6.小朋友,一起拿起鼠标,让老师欣赏一下你们的姿势吧。(师一边看,一边纠正姿势。)
(三)学习鼠标的操作方法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的姿势都很正确,老师真高兴!现在请大家抬起头来看屏幕。小朋友,你知道吗?鼠标在电脑桌面上的样子是一个小箭头,叫鼠标指针。移动鼠标,小箭头就会跟着动,鼠标就是控制这个小箭头的工具。鼠标的操作方法可多了,下面老师请学习小组讨论:你知道哪些操作鼠标的方法,小朋友们可想想平时在家里是怎么操作鼠标,也可以看看书上第5页介绍的鼠标操作方法。(学习小组展开讨论)
2.指名简单交流鼠标操作的方法:移动、单击、右击、双击、拖曳
3.小朋友们,刚才的学习和讨论只是让我们对鼠标有了初步的认识,你们想了解更多关于鼠标的知识吗?现在精灵鼠决定邀请我们到精灵鼠城堡去玩寻宝探秘的游戏了,这些游戏里有很多鼠标的知识,现在我们就去看看吧。
4.学生动手练习纸牌游戏。
三、上机操作
学生用所学知识,打开纸牌游戏进行鼠标操作练习。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游戏中掌握了鼠标的使用方法,在讨论中了解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鼠标知识,最让老师高兴的是大家还勇于创新,发明了很多未来的小鼠标,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